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健康之路》宋志强,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治疗,胃癌风险,餐具消毒

2024-10-8 15:08|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389| 评论: 0

2024 年 10 月 8 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的《健康之路》节目震撼来袭。要知道,在中国,近乎一半的人群都被幽门螺杆菌所感染。围绕着它的传播途径、对身体的各类影响以及治疗方法,存在着诸多传言与误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宋志强亲自出马,为大家澄清疑惑,全方位解读幽门螺杆菌。

一、为何会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主要是经口进入人体的。它能够通过食物、饮水以及餐具进行传播。一旦被摄入,就会在胃部“安营扎寨”,进而损害健康,可谓是典型的“病从口入”带来的危害。

二、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为何个体反应各异?

内脏的感受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个人的痛觉敏感度、细菌感染的毒力强弱程度、年龄以及身体状况等等。有时候,即便内脏出现了炎症,但如果致病力不强或者个体敏感性较低,可能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不能仅仅凭借症状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三、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不管它行吗?

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当进行杀菌治疗。在每 100 个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有 10 至 15 人会出现严重的胃黏膜破溃(即消化性溃疡),另有十几人会感到胃部持续不适。而有 70 人虽然携带幽门螺杆菌却没有明显症状。对这些无症状者进行胃镜检查就会发现,他们的胃部都存在慢性活动性炎症。长此以往,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从而大大增加了未来患胃癌的风险。专家提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无法自愈。

四、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吗?

8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在每 100 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中,仅有 2 至 3 例可能发展为胃癌,这属于小概率事件,所以大家不必过度担忧。此外,尽管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全球近一半的胃癌病例都发生在中国,但研究表明,约 8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及早根除这种细菌,将会显著降低后半生患胃癌的风险。

五、为避免传染家人,餐具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吗?

幽门螺杆菌在体外的抵抗力并不强。它在体外的抵抗力较弱,使用一般的家庭洗涤方法和清洁用品就可以有效将其清除。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在完成杀菌治疗后,只要患者保持日常良好习惯,其每年的再感染率极低,仅为百分之一点几。专家提醒:接吻传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较低。

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小贴士:

使用公筷公勺;

饭前便后勤洗手;

选择卫生的就餐环境和餐食;

杜绝不良喂养习惯。

专家提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治疗后,再次感染的几率很低。

六、生吃大蒜可以杀死幽门螺杆菌吗?

任何食疗都无法杀灭幽门螺杆菌。截至目前,尚无科学依据能够证明食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预防再感染,更无法可靠地杀菌。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过程需要两周。最新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2022 版)》明确指出,杀菌疗程应为两周(14 天)。推荐采用四联方案,即四种药物服用两周。在此期间,大约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口苦、大便不成形、腹胀等,但一般坚持下去症状会逐渐减轻或者消失,停药后症状也会随即消失。如果出现皮疹、剧烈瘙痒、发热等过敏症状,应当立即停药并就医调整。总体而言,97%-98%的患者能够顺利完成疗程,无需过于担心,不良影响多为短期且轻微。

七、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需要根除吗?

除非有幽门螺杆菌相关表现,否则暂不治疗,等成年了再说。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儿童已确诊胃溃疡、严重胃黏膜糜烂或者症状明确与幽门螺杆菌相关且影响生活质量,否则建议暂时不对儿童进行杀菌治疗。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 12:01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