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心电图这样看》,心电图报告上的图形、名词总是让人一头雾水,看不懂结果,不知道是否要进一步检查、治疗,是很多人拿到心电图检查报告时的感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郑黎晖主任医师带大家破解心电图密码,轻松读懂心电图报告。 一、先搞懂:心电图上的关键指标到底说啥 心电图上的几个核心波形和线段,其实都对应着心脏的具体活动,咱们直白理解就行: P 波:相当于心脏 “上房”(心房)的 “工作体检单”,能看出心房的功能是不是正常。 PQ 段:反映心脏电信号从心房传到房室结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条平稳的直线,说明信号传导顺畅。 QRS 波:代表心脏 “下室”(心室)快速收缩的状态,表现在图上就是一个明显的高峰,相当于心室在 “用力泵血” 的信号。 二、常见异常情况 + 该怎么应对 (一)窦性心律不对劲:心跳快了或慢了 咱们常说的 “窦性心律”,其实是正常的心跳起源 —— 心脏的 “总指挥部” 窦房结发出的信号,正常安静时心跳应该在每分钟 60-100 次之间。 窦性心律过速:安静时心跳超过 100 次 / 分,可能是因为紧张、焦虑、刚运动完、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有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 窦性心律过缓:心跳低于 60 次 / 分,可能和吃了降压药这类药物、睡眠呼吸暂停,或是心脏传导系统随着年龄增长老化有关。 注意:如果出现心慌、胸口发闷、喘不上气、胸口疼、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头疼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二)心脏 “提前跳一下”: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 这俩都是心脏没按正常节奏来,提前搏动了一下,区别和影响咱们分清楚: 室性早搏:是心脏 “下室”(心室)提前跳了,可能是心室内有个 “调皮的兴奋点” 在捣乱。有人会感觉心脏 “咯噔” 一下,或是胸闷、偶尔咳嗽。偶尔跳一次问题不大,但如果频繁发作,可能会影响心脏供血,甚至增加心衰的风险。 房性早搏:是心脏 “上房”(心房)提前跳了,对心脏供血的影响比较小,危害也轻很多。一般不用特意处理,除非症状特别明显 —— 比如总觉得心脏跳得乱七八糟、不舒服。 专家建议:偶尔出现一次,而且没啥不舒服的,不用治疗;如果频繁发作还伴有难受的症状,就得多加留意,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三)心房颤动(房颤):心脏 “上房” 乱跳了 房颤是比较严重的心律问题,简单说就是心脏 “上房”(心房)失去了规律的收缩能力,变成了无规则的乱跳。这可能会引发心衰,还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导致中风。 专家提醒:只要发现房颤,一定要马上就医,让医生评估风险、制定治疗方案 —— 它是常见且危害不小的心律失常,可别耽误。 专家建议:确诊后要及时治疗,可能会用到抗凝药、控制心率的药,或是电复律、射频消融术这类治疗方式。另外,平时要改善生活习惯,把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基础病控制好。 (四)ST-T 段改变:心脏供血出问题了 ST-T 段是看心肌供血情况的关键指标,一旦有变化,就得警惕: ST-T 段压低:说明心肌局部供血不够,可能是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心肌缺血。 ST-T 段抬高:这是危险信号!提示可能发生了心肌梗死,必须立刻紧急处理。 专家建议:只要报告里说 ST-T 段有改变,就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比如冠状动脉 CT、心肌酶检测,把情况查清楚。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属于冠心病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做心电图检查。 (五)房室传导阻滞:心脏信号 “传慢了” 这种情况是心脏的电信号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传导受阻了,会导致心跳变慢,甚至心脏供血不足,属于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 专家建议: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帮心脏维持正常的跳动节奏;如果本身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这些基础心脏病,也要定期做心电图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