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远离抑郁有良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理门诊有位赵振海主任医师,他分享了关于抑郁症的实用知识,咱们用大白话跟大家好好说说: 一、抑郁症越来越常见,危害可不小 现在抑郁症发作得越来越多,对人的影响特别大。不用只靠吃药这一种办法,把中医和西医的智慧结合起来,就能帮大家拨开心里的阴霾。 (一)这些人群要特别注意 儿童青少年:每个月大概有 3.2% 的孩子会出现抑郁相关问题,一辈子可能遇到这种情况的概率甚至比成年人还高!他们更容易发脾气,还可能有自伤、自残的行为,这些表现常被当成是青春期叛逆,很容易被忽略。 女性:得抑郁症的概率差不多是男性的两倍,平时要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 (二)抑郁症会有这些表现 情绪上:总觉得心情低落、提不起劲,心里沮丧甚至绝望,严重的还会有想自杀的念头。 脑子反应上:记忆力变差,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考问题、理解事情的能力也不如以前。 身体上:浑身没力气、特别疲惫,睡眠也出问题(要么睡不着、睡不踏实,要么醒不来总睡),肠胃不舒服,还可能莫名感到疼痛。 二、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有抑郁情绪? (一)先做个快速筛查 可以填一份简单问卷,看看自己的情绪、对事儿的兴趣、睡眠和吃饭情况,先初步判断有没有抑郁相关的情绪问题。 (二)详细的 PHQ-9 评估(看最近两周的状态) 根据下面的情况打分,完全不会得 0 分,好几天这样得 1 分,超过一周得 2 分,几乎每天都这样得 3 分: 做事没兴趣、提不起劲 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 入睡难、睡不安稳或者睡太多 感觉疲倦、没活力 没胃口吃太少或者吃太多 觉得自己很差劲、很失败,让自己或家人失望 没法集中注意力,比如看报纸、看电视都没法专注 动作或说话变慢,别人都能看出来;或者反过来,特别烦躁、坐不住,总来回动 有想死掉或者伤害自己的念头 (三)分数怎么看 8-14 分:轻度抑郁 15-21 分:中度抑郁 22-27 分:重度抑郁 (四)重要提醒 这个评分只是看看有没有相关症状,可不能凭这个就确诊抑郁症。要确定是不是抑郁症,还得看症状持续了多久、严重到什么程度,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问题,得综合判断才行。 三、遇到抑郁症该怎么应对和治疗? (一)家里有孩子的要注意家庭环境 治疗孩子的同时,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里的环境也得改善。比如对孩子过度关心、过度保护、太溺爱,或者管得太严,这些不当的方式都可能让孩子变得焦虑、抑郁。 (二)中医西医一起治效果更好 核心思路:如果是轻度、中度抑郁症,除了吃常规的抗抑郁药,还能搭配中药一起调理。 中医怎么看:中医觉得抑郁症主要是因为 “肝气郁结”,简单说就是情绪堵得慌,所以治疗要兼顾疏通情绪、补养脾胃、安定心神。 常用的中药方:比如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这些(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 日常能喝的代茶饮: 解郁提神饮:适合白天喝,成分里有几种药材(具体药材没明确,按医嘱搭配),用量大概是 6 克、3 克、3 克、2-3 枚、2 克。 解郁安神饮:适合晚上喝,成分用量大概是 8 克、5 克、10-15 克、2-5 枚、6-9 克(具体药材遵医嘱),煮 15-20 分钟就行。 (三)多运动也能调情绪 运动是天然的 “开心药”!在户外做有氧运动,比如跑步、快走,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5 - 羟色胺这些让人开心的物质,还能减少压力激素,帮着缓解压力。专家推荐两种运动:一是团体运动,比如打球、跳广场舞,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多和人打交道,不孤单;二是骑单车,骑着车的时候能让人放松,就像在移动中冥想,特别解压。 (四)心理治疗能从根上减少复发 通过心理治疗提升自己的心态和处事能力,能从根源上减少抑郁症再发作的可能。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别太钻牛角尖,放下那些让人烦恼的执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