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和饮食因素第一代到美国的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下降约25%,第二代下降约50%,至第三代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与当地美国居民相当。故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2、幽门螺杆菌: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列为1类致癌因子。Hp感染者胃癌发病率高于非感染者4 -8 倍。 3、遗传因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A型血的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胃癌者的亲属中,胃癌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 4、免疫因素:近年来发现,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从而表明机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对癌肿的免疫监督作用降低,是发生癌肿的因素之一。 5、吸烟:与胃癌呈正相关。烟草及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和促癌物质,如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酚类化合物等。 6、精神心理因素:亦是胃癌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精神过度刺激和好生闷气者较易发生胃癌,可能与其降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 7、与胃部其他疾病有关: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被认为可能是最主要的癌前病变,腺瘤样息肉虽并不认为是主要的癌前疾病,但患此症者胃癌发病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