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健康之路》张景明,空调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肺气亏虚

2025-8-29 11:47|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78| 评论: 0

2025年8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栏目推出《中医巧解现代病3》专题内容,夏天离不开空调,一到换季就犯鼻炎,吃点海鲜就起疹子 —— 你是不是也被这些现代病折腾得够呛?其实啊,这些毛病大多是咱们平时生活习惯没注意造成的。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张景明教授,专门从中医角度给大家支了招,教咱们顺着自然规律养生,把这些烦人的小毛病赶跑。​

一、空调吹多了不舒服?问题出在 “肺气被寒气伤了”​

(一)中医为啥这么说?​

咱们老祖宗讲,空调吹出来的不舒服,根源是 “肺气受损”。你想啊,夏天本来该热,结果咱们一头扎进空调房,冷风呼呼吹,寒气就偷偷钻进身体里了。肺气一被这寒气伤着,就像家里的大门没关紧,外面的 “坏东西”(也就是中医说的病邪)就容易溜进来,各种不舒服自然就来了。​

(二)出现这些情况,别不当回事​

空调病的症状可多了:有时候不想吃饭,鼻子还老痒、老打喷嚏;一会儿觉得冷,裹上外套又觉得热;严重的时候还会恶心、肚子疼,头也晕乎乎的,浑身肌肉酸痛,甚至拉肚子。要是一直不管,搞不好还会引发肺炎、关节疼,影响上班上学不说,连休息都不安生。​

(三)为啥偏偏是你中招?​

办公室空调开太低,阳气都被耗没了:现在不少办公室,为了凉快把空调开到 20℃以下,大家一坐就是一整天。这么低的温度,身体里的 “阳气”(咱们可以理解为抵抗力)慢慢就被耗光了,身体自然就弱了。​

门窗关太严,细菌都闷在屋里了:为了保冷,空调房里门窗都关得死死的,空气不流通,细菌、病毒就在里面 “生孩子”,待久了能不生病吗?​

怕晒黑不敢出门,身体废物排不出去:好多朋友夏天怕晒黑,出门裹得严严实实,连太阳都不沾。可太阳是好东西啊,能帮咱们把身体里的废物通过出汗排出去,还能补阳气。老躲着太阳,身体里的 “垃圾” 排不出去,能不难受吗?​

(四)这么做,少遭空调罪​

空调温度别太低,25℃刚好:没必要追求 “冻得发抖” 的凉快,把温度调到 25℃左右,既舒服又不伤人。我自己夏天就这么调,吹着不冷,也不会出汗。​

隔会儿就开窗透透气:哪怕开着空调,也别一天到晚关着窗。每隔 1 个多小时,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一下,屋里的细菌少了,呼吸也舒服。​

上班间隙多活动活动:别久坐不动,趁倒水、去厕所的功夫,在办公室扭扭腰、摇摇头,或者去楼下散散步。要是会打八段锦,抽 10 分钟练一练,身体里的阳气一上来,抵抗力就强了。​

傍晚晒晒太阳,别正午去:想补阳气又怕晒黑,就选傍晚 4 点以后。这时候太阳不烈,晒个 15 分钟,既能排废物,又不用担心中暑,一举两得。​

二、一到换季就鼻塞、打喷嚏?是 “肺气弱了,挡不住风寒”​

(一)中医怎么看过敏性鼻炎?​

老祖宗有句话叫 “肺气通于鼻”,意思是鼻子好不好,全看肺气足不足。要是你平时容易累、体质弱,肺气就会慢慢变虚,就像鼻子前面少了个 “防护罩”,一遇到冷风、花粉这些东西(中医叫风邪、寒邪),鼻子就受不了,又是打喷嚏又是流鼻涕。​

(二)鼻炎犯了,太折磨人​

一到换季或者接触到过敏原,鼻子就像失控了:喷嚏一个接一个,鼻子痒得想抓,清水鼻涕止不住地流,眼睛也跟着痒,晚上睡觉鼻子不通气,只能张着嘴呼吸,第二天起来嗓子都干疼。​

(三)为啥你的鼻炎总好不了?​

本身肺气就弱,抵抗力差:有的人天生体质弱,或者平时老熬夜、工作累,肺气慢慢就虚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鼻炎就犯了。​

冷风直接往鼻子里灌:冬天出门不戴口罩,冷风直接吹进鼻子;春天花粉多,也不做好防护,这些 “坏东西” 直接钻进鼻子,不犯鼻炎才怪。​

为了好看,冬天也露脚踝、露肚子:现在很多年轻人追求时尚,冬天穿露脚踝的裤子、露肚脐的上衣,结果寒气从这些地方钻进身体,加重肺气虚弱,鼻炎自然就更难好。​

(四)做好这几点,鼻炎少犯​

天冷别露肉,保暖要做好:早晚温差大的时候,出门戴个帽子、围巾,把脚踝、肚子盖好。我身边有个朋友,以前冬天总露脚踝,鼻炎老犯,后来穿长袜子、戴护腰,鼻炎明显好多了。​

多运动,身体强了鼻炎少:“动一动就有阳气”,平时多快走、慢跑,或者练瑜伽,身体好了,肺气也足了,就能挡住风寒了。我邻居阿姨每天早上跳广场舞,以前一到春天就犯鼻炎,现在基本不怎么难受了。​

鼻炎犯了,试试应急药方:要是鼻炎突然发作,难受得不行,可以用张教授给的应急方:羌活 6 克、独活 9 克、荆芥 10 克、防风 10 克、细辛 3 克、辛夷 10 克、川芎 10 克、白芷 6 克,煮水喝,能快速缓解鼻塞、打喷嚏。​

不犯病的时候,用玉屏风散巩固:鼻炎好了之后,别掉以轻心,用玉屏风散调理调理。它里面有黄芪(补气血)、白术(养脾胃)、防风(挡风寒),脾胃养好了,肺气也会跟着足,鼻炎就不容易复发了。​

三、身上起疹子、痒得难受?可能是 “肺气虚,风邪钻了空子”​

(一)中医眼里的荨麻疹​

张教授说,身上起疹子(也就是荨麻疹),跟三个问题有关:肺气虚、被风邪找上了、身体里的 “营卫” 不平衡。简单说,肺气弱了,皮肤的 “防护” 就差了,风邪(可能是冷风,也可能是热风)就钻进来了,再加上身体里的营养和防护功能没配合好,疹子就冒出来了。而且风邪分两种,一种是风寒,一种是风热,调理方法也不一样。​

(二)为啥会得起荨麻疹?​

肺气本来就弱,挡不住风邪:跟鼻炎一样,要是平时体质差、老劳累,肺气就虚,风邪很容易通过皮肤钻进身体,引发疹子。​

风邪直接刺激皮肤:夏天吹空调太猛,冷风对着皮肤吹;或者春天去公园,花粉、柳絮粘在身上,这些风邪刺激皮肤,就容易起疹子。​

工作太累,身体被熬垮了:现在很多人加班加点,长期高强度工作,身体里的气血都被耗光了,肺气更虚,荨麻疹就容易反复,怎么治都好不了。​

(三)这么做,能预防荨麻疹​

别硬扛,工作再忙也要休息:别总想着 “再熬一会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天保证 7-8 小时睡眠,周末别总加班,出去散散心,气血慢慢就补回来了,肺气也会跟着强。​

吃对、动对,增强体质:平时多吃山药、莲子这些养脾胃的食物,脾胃好了能帮肺气;再配合适量运动,比如打太极、做拉伸,身体强了,风邪就不容易找上门了。​

这些食物别碰,容易过敏:海鲜、芒果、菠萝这些东西,很多人吃了会过敏,引发荨麻疹。要是你之前吃这些东西起过疹子,以后就尽量别吃了,别抱着 “试试” 的心态,免得遭罪。​

(四)不同疹子,用不同方法治​

1. 起白色疹子,怕冷不出汗 —— 风寒型荨麻疹​

怎么判断:疹子是苍白色的,摸起来不热,而且你会觉得冷,就算穿得不少也不出汗,一吹冷风疹子就更明显。​

该怎么治:得温一温身体,把寒气赶出去,让身体里的 “营卫” 恢复平衡。​

试试这个方:荆芥 10 克、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蝉蜕 10 克、白鲜皮 15-30 克,煮水喝,喝个两三天,疹子就会慢慢消下去。​

2. 起红色疹子,发热又口渴 —— 风热型荨麻疹​

怎么判断:疹子是红色的,摸起来有点烫,你会觉得身体发热,老想喝水,一遇到热空气或者吃了辛辣的食物,疹子就加重。​

该怎么治:得清热、凉血,把身体里的热邪和毒素排出去。​

试试这个方:在上面风寒型药方的基础上,再加生地 10-18 克、马齿苋(新鲜的也可以,干的 10 克左右),生地能凉血,马齿苋能解毒,煮水喝,缓解红色疹子很管用。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8-29 20:24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