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脏衰竭和世界急性心力衰竭大会上,一项横跨11个国家的联合国调查研究指出,摄入主要来源于肉和鸡蛋的较高蛋白质的老年人,相对于吃素的老年人,患癌的风险更低,可以活得更长寿。这项研究说明,吃肉对老年人来说,是有利于健康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从膳食中获取的蛋白质有两大来源,分别是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动物性蛋白就是上文研究中提到的肉、鸡蛋、奶,是常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而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唯一的优质蛋白。 研究还发现,长期蛋白质摄入在40克以上的老年人群,死亡风险是18%,而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含量长期低于40克的老年人群,死亡风险是31%,尤其对于患有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来说。同时,研究人员通过统计计算得出,大多数摄入肉蛋奶长期较高的老年人死亡风险更低,相较于普通的老年人群,风险低了46%。 这就是说,每天摄入适当的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人的死亡风险会下降,而单纯吃素的老年人,死亡风险却相对较高。那这是为何呢? 主要是因为,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转变成氨基酸,而有些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相较于植物性蛋白,禽、畜、鱼、蛋、奶等动物蛋白,与人体蛋白质相似,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非常接近人体所需,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另外,中老年人群,会因为食欲减退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机体合成利用蛋白质的能力降低,以及多种疾病并存使机体对蛋白质需求增加等因素,从而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足的状态。 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肌肉组织与骨基质合成的主要原料,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对于保障肉、骨骼等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组织会不断减少,肌肉力量和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补充足够的膳食蛋白质能增加身体的肌肉力量,减轻衰老过程中肌肉量的丢失和肌力下降,增加骨骼的骨密度,让身体更加强壮,体魄更加健硕,带来老当益壮之势。 绝经后的女性以及老年人群,保持最佳的蛋白质营养状态,能减少随年龄增长而导致的骨流失,延缓骨质疏松。同时,有研究表明,蛋白质的摄入与老年人群骨折具有相关性,较高蛋白质的摄入可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的风险,尤其是髋骨骨折和前臂骨折,其中髋骨骨折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 所以,在日常膳食中,从动物性肉类食物中获取蛋白质,更能满足身体所需,维持机体的健康。但是并非所有的肉类食物都是多多益善的,有些肉食吃多了反而会增加患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