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健康之路》汪栋,胆囊结石,胆囊恶性肿瘤,胆管梗阻,胰腺炎,瓷化胆囊,胆囊壁增厚

2025-5-9 10:30|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82| 评论: 0

2025年5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摸清胆囊小脾气》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

咱们身体里的胆囊,就像个默默干活的 “老黄牛”,藏在右上腹,任劳任怨不喊累。但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胆囊结石越来越常见。就算结石很小,也千万别不当回事,没感觉不代表没问题,小毛病拖久了可能变成大麻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汪栋副主任医师提醒,得了解胆囊 “闹脾气” 的信号。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主要分两种:

慢性炎症:吃了油腻的东西,容易肚子痛、发胀,消化不良,甚至肩膀后背也跟着疼。

急性发作:疼起来特别厉害,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胆囊化脓、坏死、穿孔,引发全身感染,威胁生命。

要是结石跑到胆管里,会堵住胆管,出现黄疸,接着引发胆管发炎;结石再往下跑,还可能诱发胰腺炎,问题一个接一个。

说到结石的成因,饮食不规律 “贡献” 最大。三餐不准时,胆囊就得一直 “紧绷着”。胆汁长时间憋在胆囊里,越浓缩越容易长出胆固醇结石。很多人以为吃素就健康,其实长期吃得太清淡也不行。一方面,植物油、坚果这些素食里也有脂肪;另一方面,清淡饮食会让胆汁在胆囊里存太久,反而更容易长结石。

特别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和胖友们,更容易被胆囊结石盯上。还有胆囊恶性肿瘤,悄无声息就找上门,早期根本察觉不到,只能靠定期检查发现。

那啥时候得切胆囊呢?

有症状:急性发作疼得厉害,慢性炎症总反复,或者还有其他胆囊疾病,最好及时手术。

无症状但指标异常:结石超过 3 厘米、胆囊壁变厚,或者出现瓷化胆囊,也建议切除。

有人不想切胆囊,想保胆取石行不行?从技术上能做到,但问题是,长结石说明胆囊本身就 “出毛病” 了。反复做保胆取石手术风险大,而且即使取出结石,炎症还在。不少人做完就放松警惕,反而更容易忽略健康隐患。所以,爱护胆囊,还得从日常生活习惯抓起!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9 19:32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