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生过孩子还是没生过孩子的人都知道:生完孩子必须得“坐月子”。 这“坐月子”,如今已经被历练成了一朵随处可见的“奇葩”…… “坐月子必须全身武装!必须长袖长裤!必须戴帽子!给,这还有口罩……”此处是三伏天穿棉袄的壮观场景,即使不穿棉袄也有保暖内衣,即使没有保暖内衣也有秋衣秋裤…… “坐月子必须不下床!必须使劲吃!来这是两碗猪蹄汤、两碗排骨汤、四个鸡蛋、8个红枣、一盆米酒,还俩鸡腿……我都给你端床上吃!” “坐月子不能刷牙!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吹风!门窗都不能开!风扇、空调更不能用!用吹风机也不行!还不能流泪!不能外出!不能看书!不能看电视!不能吃盐!”……这简直就是十万个不能啊! 什么?竟然有人“捂月子”捂中暑,还没抢救过来?! 为毛会酱紫?正常点坐个月子不行么?!!! “月子坐不好会落病,影响一辈子!” 哎,其实最初的最初,月子的初心只是一番好意,不能让虚弱的产妇们再受凉、劳累、落下病…… 这还得从“坐月子”的由来开始说起…… 那是一个遥远的、菊花只是一种花、黄瓜只是一种瓜的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啥时候发明的“坐月子”,没人知道。 不过有人发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有了关于“坐月子”的记载。那时候坐月子叫做“月内”,只是产后的一种仪式性行为。现在闽南一带的有些地方还依然保留着这种叫法。 今天你“月内”了么? 其实,“月子”在医学上指的就是产后42天,这段时间也叫产褥期。为什么是42天呢?因为女性的身体从分娩到恢复到孕前状态,一般刚好需要42天。 所以,坐月子的问题就是这42天怎么过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