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其症状为: 症状一:胃肠道症状 胸痛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有欲排大便的感觉。 症状二:剧烈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 典型心肌梗死发生时常常表现为剧烈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为绞榨性,伴有左侧肩部及左上肢放射性疼痛,持续约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疼痛不能缓解,伴有持续的胸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濒死感或窒息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上述症状不能缓解。而部分不典型患者还以上腹部疼痛或颈部紧缩感、牙齿疼痛为主要表现。 症状三:全身症状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体温一般在38度左右,很少超过39度,持续约一周左右。 症状四:前驱症状 心肌梗死发生前几天或1周内常常有胸闷、胸痛加重的前驱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持续的时间较长,疼痛的程度较前加重,休息后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上述症状缓解的效果不如从前。 症状五:低血压和休克 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10.67kpa(8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每小时《20ml),神志迟钝、甚至昏服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1周内发主。 症状六:原有的心绞痛加重 疼痛较以往发作频繁,痛的程度明显加重,持续时间比过去长,含硝酸甘油效果不好,轻度活动即可诱发,或在休息状态下发作。 心肌梗塞不仅仅在心痛 心肌梗塞确实有“心痛”症状,常以胸骨中或上1/3处难以忍受的压榨性疼痛最为常见,常伴有胸闷、憋气、大汗或濒死感。但是,据统计,我国约1/6~1/3的病人通常没有胸痛,疼痛的性质及部位不典型,常造成误诊。有的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常被误认为胃溃疡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位于下颌或颈部,常被误认为骨关节病。 季节交替更要注意预防心肌梗塞 目前的气候条件恶劣,早晚温差过大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保健。此外,患者本人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后、睡眠差或持续紧张工作等,都可能诱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得不防。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 方法一:不管是先兆症状还是心肌梗死的出现,都必须立即停止活动,就地安静休息,并迅速使用应急药物,立即含化硝酸甘油片或嗅闻亚硝酸异戊酯。或服用冠心苏合丸等。 方法二:心肌梗死发生时,若出现休克,应取平卧位,头稍低,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方法三:如无明显的低血压,可酌用扩冠药物,如硝酸甘油0.6毫克、消心痛5~10毫克口服。 方法四:有呼吸困难及紫绀等急性左心衰竭时,应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或半卧位,也可轮流结扎双下肢,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衰程度。 方法五:有室性早搏或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时可静脉推注利多卡因75~150毫克,继之以每分钟1~4毫克的速度静脉滴注。 此外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首先要做的是绝对卧床,就地组织抢救。持续或间断吸氧至少48小时。然后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以备急需时给药。减少或消除诱发因素,不吸烟、食不过饱、忌生冷饮食。还应防止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和过于劳累。 当心肌梗死发生时,急救的方法是: Step1:持续呼叫患者的名字,让他保持清醒,绝对不可以昏迷过去;身边最好准备一小瓶沉香油--急救之王,此时先将几滴沉香油滴到患者的舌头上。 Step2:用手指压患者人中,压到患者眉头皱起来。 Step3:握空拳,反复流压患者胸口从膻中到华盖区域,刺激心脏肌肉。 Step4:以右手握空拳,左手叠合其上,用身体的力量从右到左滚压患者胸腔;压、滚时提醒患者吸气,手放开时吐气。持续这样做,直到患者两肩会动,脸色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