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北京卫视节目《中医调理冠心病》文字笔记。 本期《养生堂》邀请到的专家刘敏,身兼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与国医大师王庆国学术传承人的双重身份。节目中,她带来了两味在中医调理冠心病领域效果独到的 “护心好物”—— 据刘教授透露,在她接诊的上千名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里,近六成在就诊时都收到了一份特殊 “作业”:每日喝一碗 “加料粥”。 这碗粥为何能成为近六成患者的 “调理标配”?答案藏在很多冠心病患者的常见不适中:不少人常感胸闷、心慌、心悸,总以为是单纯的心脏问题,实则是胃中寒气沿经络传导,进而牵连了心脉。想要揭开 “从胃护心” 的养生秘密,就得先从这碗粥里的两味核心食材说起。 能缓解心慌、驱散胃寒、疏通胸闷的第一味 “护心宝贝”,是薤白。早在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有关于薤白的记载,其核心功效为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恰好能对症由胃寒引发的心脏不适。 胃寒为何会牵连心脏?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有阐释: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属 “火”,会温煦属 “土” 的胃,助力消化功能;可一旦胃寒内生,调理时就需先驱散胃寒、疏通心脉、补充气血 —— 本质上是先帮 “土”(胃)养护气血、稳固功能,再让它反过来滋养 “火”(心)。这正是 “心胃同治” 理念中,“从胃护心” 的关键逻辑。 不过,冠心病患者常出现的心慌、失眠,成因并非单一:一方面是气血亏虚导致心脏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胃功能虚弱引发的消化不良,也会通过神经传导影响心脏节律。这时,就需要用到刘敏教授带来的第二味 “护心好物”—— 柏子仁。 柏子仁既能健脾养胃,又能润肠通便,是中医食疗里兼顾护胃与调肠的经典食材。对冠心病患者而言,有个易被忽略的隐形风险:一旦发生便秘,排便时用力屏气会瞬间加重心脏负担,严重时甚至诱发胸痛。而柏子仁恰好能化解这一隐患 —— 它先养护胃部、再疏通肠道,从源头避免因肠道不畅给心脏增添额外压力,真正实现 “养胃即护心”。 那么,这两味蕴含着传统养生智慧的食材,在日常食疗中该如何挑选?又能组合搭配出哪些可端上餐桌的 “暖心美味” 呢? 刘敏——周一下午、周四下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周一下午、周四下午;东城中医医院:周日全天;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