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糖尿病 糖尿病综合 查看内容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冠心病?

2016-10-17 13:07|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793| 评论: 0|原作者: 周迎生

摘要: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主要跟发病年龄和病程持续时间相关。如果糖尿病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在短期时间内不可能造成心血管并发症。而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大大增加,因 ...

糖尿病容易合并冠心病

研究显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更高。在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心力衰竭、外周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肾病的发生率也升高,因此病情更严重。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主要跟发病年龄和病程持续时间相关。如果糖尿病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在短期时间内不可能造成心血管并发症。而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大大增加,因为冠心病本身与年龄和性别有一定关系,血糖的作用加重冠心病病程的进展。

另一方面,冠心病和糖尿病有疾病发生的共同影响因素: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糖尿病患者的多种危险因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冠心病。 这些危险因素往往先于糖尿病出现,因此冠心病发病的风险也伴随糖尿病病人的一生。

血糖波动是并发症“帮凶”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心血管病变,心源性死亡如心肌梗死、心率失常,与糖尿病的远期愈后密切相关。可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情会加重。

糖尿病除了造成血管病变,还会导致外周神经病变,这会造成患者对身体症状的感受下降。比如,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因神经受损,上述症状就会被掩盖,使得患者对胸痛、胸闷等不敏感。这会导致其就诊时间更延迟,最终造成病变更加弥漫。

切断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进展,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预防,去除或减弱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共同危险因素,疾病的发生会推迟或程度减轻;患有糖尿病或冠心病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要特别注意容易引起心血管急性并发症的诱因,如避免出现血糖波动,不能过量运动等;同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需要内分泌代谢科医生和心血管医生共同诊治,充分有效沟通才能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血糖控制不是越低越好

控制血糖能否降低冠心病风险?目前多项研究证实,强化降糖可能存在代谢记忆效应,对大血管病变具有保护作用,但干预应在疾病的早期进行。同时,我们强调单纯控制好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血糖升高只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只有综合干预血压、血脂、肥胖、凝血功能异常等其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冠心病。

对于一般人来讲,糖化血红蛋白要求控制在 7% 以内,在日常监测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血糖波动性变化;另外,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改变对心血管的安全性不利,短期可能诱发心血管急症。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人群多数为老年人。据统计,老年患者中低血糖发生率超过20%~40%。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对自身的状况是不利的,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8%也是可以的。另外,老年患者更需要注意血糖控制的平稳,尽量避免药物因素或生活方式因素引起的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重在降压护心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心血管疾病是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血压、血脂、血糖等多因素互相作用和累加的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心血管保护。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主要考虑血压、血脂、血糖,另外还要关注抗凝的治疗。只有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全面干预,才能预防和延缓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是发生糖尿病和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肥胖得到控制后,血压、血脂、血糖,血液粘稠度都会得到个很好的改变。但是为什么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单独的治疗指标,因为肥胖影响因素太多,不是靠吃药能够解决的,它要靠改变生活方式,所以,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的基础就是调整生活方式,戒烟、减肥、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等。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7 21:35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