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健康资讯 查看内容

国内健康险市场为何“生长”缓慢?

2016-9-6 14:53|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2647| 评论: 0|原作者: 杨翎|来自: 健康点

近日,有媒体报道,目前已有约50多张专业健康险牌照在等待保监会审批中。“商业健康险的春天”、“黄金期”这样的词汇一次次被人提及。然而吊诡的是,国家政策出了一个又一个,医疗的需求也大量存在,投资热情那么高,可为什么国内商业健康险还是蹒跚?

本质上保险是一种资金筹措和支付的方式,是一种金融工具,核心问题就是钱如何收来,钱付向何去?以及如何能持续不断的筹和转。

不同于寿险,健康险不是以死亡而是以人的疾病与医疗行为为标的,形成筹付机制,有着直接参与健康医疗费用开支整个过程的能力,也因此健康险被看作有能力撬动和发展健康产业的重要力量。在整个创业热情高涨的这个时代,这种付费机制成为盈利模式最被看好的落脚点。但是,国内商业健康保险本身在资金的筹集、支付这两个核心问题上,其实尚存在种种问题和困难。

筹资问题:钱从哪儿来

健康问题不单纯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生产力、人口结构、社会稳定,健康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且不同于其他保险,不纯粹是一个商业行为,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互相补充共同存在。

世界各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无不受本国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制约。社会医疗保障占主导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实际都不大,不管是英国、日本或是台湾,即便德国其实商业健康险也只涉及10%的人口。而只有美国由于社会保险只针对穷人和老人,其余完全交给商业健康险,也才有了各个商业健康险巨头的天下。

国内目前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三大制度,在此之前是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以及新农合,各企业互助共济性不强。1994年两江试点之后,全国逐渐铺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各地由企业和个人根据社平工资一定比例共同出资形成县级或市级社会统筹基金。

由于保障的是基本医疗,2002年国务院颁文,允许企业可在员工工资总额4%内自愿投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作为基本医疗的补充,保障个人自付医疗费用,企业可在额度内将该保费直接从企业成本中列支。这个政策大大刺激了团体商业健康险的发展,这也是团体健康险成为为国内除重疾险外最主要的健康保险的直接原因,目前团体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

先来看企业方面。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政策表述的是保障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下,个人需自己承担的医疗费用包括三块:1.社保三目录 (诊疗目录、药品目录、服务设施目录)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2.社保三目录内但由于基本医疗框架中个人共担机制(包括免赔额又叫起付线、赔付比例、封顶线)导致的个人承担费用;3.个人账户费用。

2002年国家政策出来后,商业保险公司的补充医疗产品都是覆盖费用2和3,几乎没有承担费用1的。其中的原因也许更多是保险公司在当时对自身医疗风险控制能力的担忧,于是完全借力社保的三目录管控工具,但也直接造成了商业健康险过于依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恶性循环得不到真正发展和发挥自身价值。

标签:
1234下一页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11:17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