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 主要包括对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检查,两者常一起用来判断肾功能的情况,如果两项指标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尿蛋白检测 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小于30mg,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糖尿病肾病最早表现为肾血流量增加,滤过率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大于150ml/分钟);当肾损害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微量蛋白尿时才被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期),此时尿蛋白在30~300mg/24小时;当尿蛋白超过300mg/24小时,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持续尿蛋白阳性是糖尿病肾病的表现,此时往往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尿蛋白阳性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增高。 ◎ 大动脉损害检查 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也是导致致残、致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是否并发心脑血管损害是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核心项目之一,特别是糖尿病发病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或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情况者,一定要进行这几项检查。 ○ 心脏检查 包括标准12导联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有无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初次可检查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如果患者已有心脏方面的症状或已患有冠心病,医师会安排其做心电图检查、运动平板试验;如果存在异常,医师还会安排其进一步做冠脉螺旋 CT 以及冠脉造影等多项专项检查。 ○ 脑检查 包括颅脑CT、MRI、颈动脉超声,了解有无脑卒中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初次可检查颈动脉超声,这项检查不但可以检查颈动脉是否有粥样硬化造成的狭窄,同时也反映了脑内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如果患者已有脑血管硬化方面的症状或已发生过脑卒中,医师会安排你进一步做颅脑CT、MRI等专项检查。 ○ 踝肱比(ABI) 也称踝肱指数,是了解是否有下肢动脉硬化、斑块或狭窄的重要手段。踝肱比=胫前或胫后动脉血压/肱动脉血压。正常值<0.9;如果>0.9,医师会安排你进一步检查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观察是否存在缺血表现、皮肤色泽改变等;如果医师怀疑有下肢缺血,会安排患者进一步做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造影检查。 ◎ 神经系统检查 包括尼龙丝触觉、立卧位血压、四肢腱反射等项目。为了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医师会采用10克单尼龙丝检查患者肢端皮肤的触觉;另外还应做自主神经方面的相关检查,如坐立位血压和卧位血压测量以判定有无直立性低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