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清胰腺癌早期诊断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肿瘤早期发现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为 90-100 %, 5 年生存率可达 70-100 %,与进展期胰腺癌相比,其治疗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在各种影像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仍很低,除了胰腺癌本身的特点之外,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足够的重视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半数以上患者被误诊为胃肠或肝胆疾病,时间多为 3-6 个月,当确诊时,多数病人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因此,对于初诊的病人,门诊医生应意识到有胰腺癌存在的可能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以降低胰腺癌的误诊率,缩短确诊时间。 2 、加强宣教工作,提高对早期胰腺癌的警惕性 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有来自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医生,应努力使己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不被误诊,及早确诊。对年龄在 40 岁以上,因腹疼、黄疸、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消瘦、恶心、呕吐或突发糖尿病就诊的患者,在排除其它疾病后,应高度怀疑胰腺癌,进行必要的检查,争取早期诊断。 目前最常见的误诊原因是满足于慢性胃炎的诊断,以致贻误病情。因此对于年龄在 40 岁以上,上腹部有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切忌满足于此项诊断,应进行仔细的筛查。对于没有条件施行进一步检查的医院,应及时转诊。 在病人相对集中的大医院,应尽量缩短检查时间。我院成立了由外科、内科、影像诊断科和病理科等相关科室组成的多科协作组,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检查,做到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另一方面,许多病人在症状轻微时常不到医院就诊,也是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广大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宣教工作,普及相关知识。 3 、监测高危人群是发现早期胰腺癌的重要途径胰腺癌存在着高危人群,对其进行筛查和监测,能够尽早发现胰腺癌,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大于 40 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3)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 60 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 40 %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4)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亦属癌前病变;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 20 年以上的人群; (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4 、合理选择辅助检查手段,尽早确诊胰腺癌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病人和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首选无创性检查手段进行筛查,如 b 超、 ct 、 mri 、 mrcp 和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等。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