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养生堂 查看内容

《养生堂》20130415视频:陈大启 陈生讲脾胃不好的危害 虚证和实证的区别 胃气不足的症状 ...

2013-4-15 13:01|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4046| 评论: 0|原作者: 北京卫视

专家提示,我们平时没留意过的很多病症的根源很可能就是脾胃功能不好。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脾胃之气,除了会导致脾胃本身的疾患,还会导致全身各种机能和抵抗力的下降,产生其它疾病。也就是说,看似和脾胃没有关系的病,也许都是由胃气不足引起的,比如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哮喘、肺心病、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等。

专家提示,通过“切腹”,我们可以判断自己的胃气足不足。“切腹”属于“切诊”的一种,就是“望闻问切”的“切”,“切腹”就是腹诊,是通过按压腹部进行辨证的一种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早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就有雏形。当有腹痛腹胀症状的时候,可以通过触按痛胀部位来进行初步判断。

虚证和实证的区别是什么呢?虚证,指的是脏腑本身功能减弱导致的证候,也就是正气不足,正气虚。实证,指的是各种致病因素构成的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交争所形成的证候,有些还可以产生病理产物,如停滞不消化的食、水,以及郁结不行的气和瘀阻聚集的血等,指邪气实。专家提示,当腹痛腹胀的部位以上腹和中腹为主,喜按,质地较软时,就有可能是胃气不足,脾胃虚证了。

专家认为,要判断是否真的胃气不足,还要结合以下的症状:

1、舌质胖淡:舌头胖大,舌边有齿痕,并且舌苔发白的人,一定是脾虚。

2、神疲乏力:总觉得没力气,干点活比别人累的快,下肢酸沉,老想躺着。

3、大便溏:大便散,不成形,形状像河塘里的泥,但不是腹泻稀水样便,有时次数多。

4、纳食不甘:不想吃,吃什么都没味道,吃嘛嘛不香,吃完了以后不舒服。

5、嗳气、矢气:俗称打嗝、放屁,一般吃饱后打嗝,这种情况平时不吃饭时也有。

6、动辄汗出:稍微活动就会出汗,容易感冒。但注意是清醒状态出汗,不是睡熟时出汗,睡熟时出汗叫盗汗。

以上几点中,如果具备了齿痕舌、大便溏、动辄汗出的症状,就基本可以确定患有脾胃虚证了。

脾胃虚的症状

如果确定自己患有脾胃虚证,还需到医院对症开方。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9 19:42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