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文字笔记。 养生堂录制现场太惊艳了!清宫正骨传承人当场秀出 “绝活儿”,一位崴脚后只能踮脚走路的观众,试过专家的 “摇拔戳” 手法后,居然能正常迈步,疼痛感也大大减轻。这神奇的 “摇拔戳” 到底藏着什么门道?平时在家该怎么护好脚踝? 冬天老人易崴脚?“急脾气” 竟是隐形诱因 一到冬天,低温、路面打滑、光线不足,都让老年人崴脚、摔倒的风险变高。但很少有人知道,“性子急、爱发火” 也是崴脚的隐形推手。 中医里有 “肝主筋” 的说法,急脾气、爱发火的人大多肝火旺盛。这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让筋脉得不到足够滋养,慢慢变得僵硬紧绷。而脚踝的稳定性全靠柔韧的筋来维持,僵硬的筋没法好好 “固定” 关节,自然就更容易发生崴脚。 更要注意的是,经常崴脚可不是小事。初期可能只是韧带损伤,但长期忽视会导致踝关节反复肿胀疼痛,甚至发展成慢性不稳定、习惯性崴脚,最终可能诱发踝关节炎。 “摇拔戳” 的奥秘:3 步让错位筋骨归位 “摇拔戳” 是清宫正骨的代表性手法,专门针对踝关节扭伤的 “筋错缝、骨出槽” 问题,手法轻巧连贯,能快速梳理筋脉、复位关节。 摇法:双手握住脚踝远端,在轻微牵引下顺时针转摇,放松痉挛的软组织,让血液循环变顺畅。 拔法:纵向轻轻拉伸脚踝,暂时加宽关节间隙,给错位的筋骨留出复位空间。 戳法:在拉伸状态下轻轻转动脚踝,再向近端戳按,帮助筋骨归位,促进血肿吸收。 不过要注意,要是脚踝有骨折、肌腱完全断裂,或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孕期女性,可不能用这个手法。 在家就能做:筋的软硬自测 + 护踝技巧 1. 两分钟自测筋硬还是软 被动屈伸:让家人缓慢帮你活动脚踝和膝盖,要是感觉明显阻力、屈伸不顺畅,可能就是筋偏硬。 触摸感受:用手摸小腿和脚踝周围的肌肉,正常的肌肉柔软有弹性,要是摸起来像紧绷的绳子,就是筋硬的表现。 2. 日常护踝 + 调筋小方法 选对鞋子:穿有支撑力、缓冲好的鞋,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滑的鞋。 强化肌肉:平时可以做踮脚尖、单脚站立的练习,强壮脚踝周围的肌肉,增强稳定性。 热身拉伸:运动前绕绕脚踝、活动关节,运动后及时拉伸小腿和脚踝肌肉。 佩戴护踝:运动时或脚踝不适时,戴专业护踝能限制过度活动,减少受伤风险。 专家还透露,他自己以前也是急性子、筋偏硬,靠着日复一日的 “练功” 改善了不少。核心就是坚持拉伸和调理肝气,让筋脉保持柔韧。 陈兆军——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周二上午特需门诊; 马占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周二上午、周六上午;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