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栏目推出《中医守护老师健康》(上)专题内容,咱当老师的谁没这体验?连着讲两节课,腰就酸得想扶着讲台;改作业到半夜,眼睛干得揉半天都不管用;遇上学生调皮、赶备课进度,夜里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事儿 —— 别总想着 “忍忍就过去”,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王波主任和代金刚研究员,早给咱琢磨好法子了,不用跑医院,上课、备课的空当就能弄,特方便。 先说气虚乏力这事儿,咱每天上课不停说、下课还要盯作业,没一会儿就觉得浑身软,连端杯子都没劲儿,饭也没胃口 —— 这就是气虚找上门了。不用熬那些复杂的汤药,办公室备个小保温杯就行:抓 10 克太子参,再放 5 克炙甘草,开水一冲,盖紧盖子闷 5 分钟,能反复冲 3 回,喝到没味儿为止。要是连讲三四节课,嗓子又干又疼,就把太子参换成西洋参,少放点儿,1 到 3 克就够,这玩意儿不光能补劲儿,还能润嗓子,比光喝胖大海管用多了。 再说说眼睛的苦,天天盯着黑板写板书、对着电脑备课件、趴在桌上改作业,到下午眼睛就干得发疼,滴眼药水也就管一会儿。其实改作业改到眼睛发花的时候,笔一放,手就够得着穴位:先揉太阳穴,就是咱平时头疼按的那俩坑,用大拇指肚轻轻打圈,别太使劲,揉 1 分钟左右,不光眼干能缓,连盯黑板盯出来的头晕也能轻点儿;再按两眉毛中间的印堂穴,用食指轻轻按,按的时候慢慢压下去再松开,要是最近上火,眼睛干得更厉害,多按两下还能降降火气;可别漏了廉泉穴,就在喉结往上一点,下巴底下那地方,用大拇指轻轻顶住按 10 秒,你会发现嘴里慢慢就有津液了,这些津液能顺着身体润到眼睛里,比眼药水温和多了;最后揉头顶正中间的百会穴,揉的时候配合着按廉泉穴,能让津液更快跑到眼睛里,揉完再看作业本,都觉得清楚多了。 腰腿疼更是咱的老毛病,一天站好几节课,腰腹一直绷着,下了课坐下都觉得腰僵得慌,时间长了还怕得腰椎膨出。其实课间 10 分钟别坐着发呆,走到走廊里,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动:双脚分开跟肩膀差不多宽,膝盖稍微弯点儿,别绷太直,然后慢慢转腰腹,往左转会的时候,左手往前伸,右手往后带,往右转会就反过来,跟分开马鬃似的,不用追求动作多标准,跟着感觉来就行。每次练个 3 到 5 分钟,腰上那股紧绷的劲儿就松下来了,再回去站着上课,也没那么累了。天天这么弄,久站带来的腰疼能轻不少,比贴膏药省事多了。 最后说焦虑这事儿,一到考试季、赶备课截止日,心里就慌慌的,晚上躺在床上,脑子还在想 “明天要讲的知识点”“班里那几个孩子的作业”,翻来覆去睡不着。其实晚上备课的时候就能调理,弄点药材泡脚:抓吴茱萸 3 克、佛手 3 克,再加上炙甘草 5 克、钩藤 5 克、栀子 2 克,这些药材在中药店都能买到,一次抓一点装小袋子里,方便存。晚上坐在书桌前备课时,把药材放进小锅里,加三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15 分钟,倒洗脚盆里,加凉水调到脚能接受的温度,别太烫,不然泡一会儿就想拿出来。泡 15 到 20 分钟,脚底暖暖的,那股暖意慢慢传到身上,心里的慌劲儿也散了,泡完再去睡觉,脑子也不胡思乱想了,睡得沉,第二天上课才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