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2020年11月21日节目《痛风最爱找上谁》视频要点文字笔记,主要介绍痛风的原因、高危因素、预防等相关内容。 贾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痛风的原因 痛风是由于人体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人体嘌呤分为内源性嘌呤和外源性嘌呤,内源性嘌呤由正常生理代谢所产生,外源性嘌呤经口摄入。内源性嘌呤和外源性嘌呤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会生成尿酸过多,若生成的尿酸,人体不能正常代谢,最终会引发痛风。 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手指关节、肘关节等会出现尿酸沉积,出现疼痛感。 体检时血尿酸增高应及时干预。 痛风高危因素 肉食 吃火锅时会涮的牛羊肉、内脏是是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后会生成过多的尿酸。 饮食应注意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降低痛风的患病风险。 女性有雌激素保护,患痛风风险低于男性。 酒 常喝白酒、啤酒会增加痛风风险,一是酒类是高嘌呤食物,二是酒类中的乙醇可以抑制尿酸排泄,最终导致血尿酸增高,引发痛风。 痛风的预防 增加饮水量 增加饮水量可降低痛风风险,个人的体重公斤数乘以40减去1000毫升,可得出个人一天建议的饮水量。含糖饮料中含有的果糖可以使血尿酸升高,促进尿酸生成,增加痛风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控制高嘌呤饮食摄入,多吃低嘌呤食物,尽量不要饮用酒类、含糖饮料。 控制摄入饮食种类,控制血尿酸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