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服用药物控制血糖是“硬来”,而通过控制饮食控制血糖则是治本,贵在坚持。控制血糖的7个简单饮食改变,有助于”糖尿病”人控制好血糖。 1、饭前吃点含脂肪零食:增强和延长饱腹感。脂肪食物有助于刺激幽门瓣收缩,降低消化速度。饭前10-30分钟摄入1茶匙脂肪(相当于一把坚果或者一片奶酪所含脂肪量)即可起到这种作用。 2、先吃沙拉再吃饭:沙拉有助于吸收淀粉和糖。来自豆类、胡萝卜、苹果和橙子等食物的可溶性纤维进入肠道后会像海绵一样膨胀,其分子空隙可吸收淀粉和糖类,进而使”葡萄糖”缓慢进入血液,身体无需产生太多的”胰岛素”予以应对。在吃主食之前,吃沙拉最好。 3、饭前吃点醋:醋可减慢淀粉转化成糖的过程。醋中所含的乙酸有助于使淀粉酵素 (可将淀粉转化为糖的一种酶)失效。醋还可以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新陈代谢。建议饭前喝1茶匙醋,或者在沙拉中加点醋,也可以在肉类或蔬菜上加点醋。 4、一定要吃些蛋白质:身体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虽然蛋白质不含糖,但却会引发“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FPIR)”,防止血糖猛升,降低身体消化一餐饭所需的胰岛素总量。所以每餐最好能吃点肉。 5、选择稍微煮熟过的蔬菜:稍微煮过的蔬菜比烧烂的蔬菜消化更慢些。水果和蔬菜都含有可溶性纤维,蔬菜比水果更好,因为其纤维多而糖分少。但是蔬菜不宜烧得太烂。稍微煮过的蔬菜可以延长消化时间,增强饱腹感。 6、正餐喝1杯红酒:肝脏不会产生足够多的葡萄糖。吃饭喝1杯酒(红酒、啤酒和白酒等都可以),有助于暂时控制肝脏将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糖,可使血糖水平降低大约25%。但是,糖尿病患者饮酒过多会导致”低血糖”症。另外,尽量避免鸡尾酒,因为其中含有一定的糖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