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前列腺腺泡或腺管内的“石子儿”,医学上称之为前列腺结石,或真性结石。它是由前列腺本身形成的,属于原发性或内源性结石,结石体积小、分散、数量多,主要成分是磷酸盐,多见于老年男性。 前列腺的结石还可能来源于泌尿系统结石,因逗留在前列腺尿道段。或进入与后尿道相通的被感染而扩张的前列腺腺管内,称之为假性结石,它是尿道结石在前列腺部位的表现,体积大,但数量少。有时,真性结石也可以穿破前列腺部尿道黏膜而进入尿道。 前列腺结石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常可与上尿路结石合并发生,成为尿路感染(包括前列腺炎)的根源。前列腺结石常有一个有机物核心,由脂肪、核蛋白、晶体、嘌呤、胆固醇、柠檬酸等包绕脱落的上皮,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有放射状结构的淀粉样体。它可以阻塞前列腺腺管,使腺泡变成闭合腔,腺泡内的液体因阻滞而容易诱发感染,使腺泡黏膜呈炎性改变,伴发前列腺炎而反复发作。 一旦感染严重,病变部位可形成脓肿,甚至穿破前列腺被膜,造成会阴、直肠、膀胱和尿道的瘘管。反之,当前列腺腺泡和排泄管长期伴有慢性感染时,则可造成腺泡扩张,腺管狭窄,从而加快结石的形成。结石与感染的关系密切,互为因果,因此不可忽视前列腺结石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