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有必要在立秋“贴秋膘”吗? 似乎秋风一起,人的胃口变好,就想吃点好的来加强营养,以补偿夏天的损失,这种在立秋进补的方法就叫做“贴秋膘”,用“抢”字则更生动形象,这“膘”就是肥肉的意思,所以“抢秋膘”可以理解为长点肉的意思。 “抢秋膘”多为北方习俗,人们通常会在立秋那天吃各种各样的肉,比如红烧肉、炖肉、烤肉等,当然,也有以饺子或包子等形式进补的。 但其实,立秋“抢秋膘”并非适合所有人。这是因为,以往的“抢秋膘”,是因为人们在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工作劳累,加之食欲不振,又不能经常吃到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物,身体偏瘦,到了秋天,天气开始变凉爽,又是收获的季节,就要多吃肉好好补一补。 但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能吃到各种各样的肉类,有些人甚至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去年的“膘”还没退去),有些还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对于这些情况的人,如果在立秋盲目“抢秋膘”、或在秋天里随意“进补”,容易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另外,虽然有些地方立秋后天气会逐渐变凉,但对于8月份的不少地方来说,天气依然比较闷热,这时就强调“贴膘”、“进补”,似乎还不大合时宜。 而且,对于那些真正需要进补的人来说,仅仅靠立秋当天大量吃动物性食物,是比较难达到“贴膘”的目的,如果想要增加体重,是需要时间循序渐进来达成的。 当然,如果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说,立秋“抢秋膘”作为一种传统的节令民俗,也有其重要的意义所在。 如果真的要“抢”,不如在理解其营养健康理念的前提下,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如夏天究竟缺了哪些营养(如吃太精细而缺一些B族维生素,而不是缺脂肪),需要在这时进行补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抢”其民俗文化的精华。 立秋该如何正确地“贴膘”或“进补”? 1.进补前考虑自身情况 我们在立秋进补前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如贫血、比较瘦弱的人更适合进行适当进补,而本身肥胖、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的人则应慎重进补,进补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员的建议。 2.选择适宜的食材进补 立秋进补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吃各种猪牛羊的肥肉,也可以选择如乌鸡、鸭肉、鱼、豆制品、山药、莲藕、芝麻、芡实、银耳、红枣等食材。 进补最好是根据自身需求而定。例如,有些人在夏天因为食欲不好,经常吃得太过于精细,经常白粥、凉皮等精白米面。立秋时不如吃点粗细搭配的主食,例如杂粮粥(糙米、黑米、红豆、绿豆、山药等)、红豆饭、紫薯馒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