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疗的特点 放射治疗是多种恶性妇科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妇科恶性肿瘤的放疗团队包括妇科肿瘤医师、放疗科医师、放疗物理师与技术人员。妇科肿瘤放疗有它的特殊性,简单归结如下。 放射治疗早期即曾作为根治疗法治疗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并一度处于主导地位。一些有识的妇科医师曾转向放射治疗与从事放射专业的医师共同发展了妇科肿瘤的放疗。国内外均是这样。我国镭疗大部分是由妇科医师进行。所以,在此领域,妇科与放疗有不解之缘。不管由谁从事治疗,都要有共同的知识、经验和临床技能。 作为根治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如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的治疗,是以腔内治疗和体外照射合理配合为基本方法。 妇科恶性肿瘤的放疗,不是局部治疗,起码应说是区域性治疗。临床靶区(CTV)及计划靶区(PTV)均在盆腔,包括了肿瘤的原发灶、浸润及淋巴转移区。盆腔内的亚临床灶当然也在其内。 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方案制定、肿瘤未控的判断、随诊是以临床检查为基本手段,与某些肿瘤是以影像学为依据不同。近些年来影像学有明显的进步,但对肿瘤的浸润、微小转移灶尚显示不清,尚未被承认作为妇科肿瘤分期的依据。大家均在关注影像学的进一步发展,希望能推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仅占。 治疗方案更关心患者的生理、解剖的特殊性。 2。体外照射问题 体外照射是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重要部分,可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治疗。特别是术后照射应用最为广泛。在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的放疗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单纯体外照射是否能达到腔内治疗结合体外照射治疗上述肿瘤同样的效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曾试图以单纯钴60体外旋转及钟摆照射治疗子宫颈癌,前者子宫颈剂量60Gy~80Gy,B点剂量42Gy~56Gy,后者子宫颈剂量59Gy~76Gy,B点剂量60Gy~80Gy。结果前者3年生存率为18%,后者为42%。同样有以体外盆腔大野、盆腔多野交叉及等中心照射,治疗结果均不理想。关键问题在于无近距离照射剂量梯度下降快,使原发灶及周围得到高剂量,而体外照射又弥补了近距离照射的不足。 当前,一些体外放疗新技术,如适形、调强治疗已在妇科肿瘤治疗中使用,它对提高某些部位肿瘤的剂量、复发肿瘤的治疗、保护正常组织颇有价值,但能否替代近距离照射,作为单一的根治疗法受到质疑,很多学者并不看好。而且这些新技术尚存在一些放射生物、放射物理方面问题。作为设计治疗计划的依据——影像学,尚不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范围。新技术、新方法要与以往治疗方法作比较,要有好的长期生存率才能站得住。过早地下结论或扩大其使用范围应慎重,而且治疗费用的高昂也应重视。 3。近距离照射问题 后装技术取代传统治疗方法后,近距离治疗进展缓慢。从剂量学而言,虽然解决了计算问题,并有参照平面(reference isodose surface)及参照体积(reference volume)的概念,但临床仍难广泛接受和使用,主要原因是与临床实际有距离。近年来在子宫颈癌的腔内治疗中有以影像学为依据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运用,在上述所提到一些问题未能很好解决之前,难以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