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肿瘤 放射治疗 查看内容

鼻咽癌放疗规范

2018-8-15 17:18|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823| 评论: 0

一、鼻咽癌治疗总则

1、 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1) 常规外照射

2) 计划性外照射野+腔内治疗

3) 立体定向放疗

4) 3D-CRT/IMRT

2、 放疗+化疗:

1) 诱导化疗

2) 辅助化疗

3) 同步放化疗

3 、手术治疗:

1) 放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的手术切除

2) 放疗后颈部淋巴结残存或复发后的挽救治疗

3) 单个残存:局部淋巴结切除术

4) 多个残存:功能性颈清扫

二、鼻咽癌放射治疗原则

1 、分期:建议采用92‘分期标准

1) 早期(Ⅰ、Ⅱ期):

2) 单纯外照射

3) 外照射+腔内近距离治疗

2、 晚期(Ⅲ、Ⅳ期):

同步放、化疗 + 放疗后辅助化疗(6 cycles)

1) DF

2) TP

三、靶区勾画

1、 肿瘤靶体积GTV (gross tumor volume) :指肿瘤的临床病灶,为一般诊断手段(包括临床检查、CT/MRI/PET)能够诊断出的、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范围,包括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其他转移病灶。

2、 临床靶体积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按一定的时间剂量模式给予一定剂量的肿瘤靶体积(GTV)、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

3、计划靶体积PTV:(plan target volume)

计划靶区包括:

1) 临床靶区(CTV)、照射中患者器官的移动(ITV);

2) 由于摆位、治疗中患者体位的重复性误差;

3) 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

4。 鼻咽靶区定义

1) GTV: 临床检查、CT和MRI所发现的肿瘤病灶;

2) CTV1:鼻咽肿瘤或咽后淋巴结及鼻咽腔、咽后间隙、咽侧间隙、颅底、蝶窦下部、翼腭窝、鼻腔和上颌窦后1/3;

3) CTV2:颈部淋巴结引流区;

四、常规放疗计划要求

1) 任何T分期,必须采用面颈部联合照射野,与下颈部前野半野接野处视肩膀高低约在甲状软骨下缘水平;

2) 面颈部联合野脊髓剂量约36~40Gy后,将后上颈部改用电子线照射野。

3) 电子线照射野前界与避开脊髓的面颈部联合野缩野后界同体表边界,加量至肿瘤量50~54Gy后,鼻咽原发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单独设野加量至总剂量70Gy。

4) 鼻咽原发灶单独设野视T分期采用两侧野+/-鼻前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50~54Gy后的加量,建议采用电子线;

5) 颅底骨质破坏时,设颅底野加量4~8Gy/2~4Fx

6) 射线能量的选择:物理师根据等剂量分布曲线情况决定;

五、常规照射野示意图(略)

六、鼻咽癌IMRT

1、适应证:

1) T1~4N0~1M0;

2) 其它分期肿瘤常规放疗结束后残留灶的推量放疗;

2、 剂量要求:GTV: 70Gy/ 30Fx /6wks

CTV1:60Gy/ 30Fx/ 6wks

CTV2:54Gy/Fx/ 30F /6wks

脑干:<45Gy; 脊髓:<40Gy; 视交叉:<54Gy; 颞颌关节:<50Gy; 腮腺:50%的体积受照射量<30~35Gy

七、鼻咽及颈部残留灶的处理;

1、鼻咽癌残留灶的处理

1) 鼻咽腔内残存:腔内近距离治疗,6~8Gy/F,共2~3F

2) 咽旁间隙残存(包括咽后淋巴结残存):外照射加量 ①常规外照射;②IMRT;③立体定向放疗;④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

注:外照射总剂量不超过80Gy

2。颈部淋巴结残留灶的处理

1) 单个淋巴结残存:观察3个月后行局部或清扫手术切除;

2) 多个淋巴结残存:观察3个月后行同侧功能性颈清扫;

八、鼻咽癌放疗前的准备工作

1、 病史:

1) 临床表现:七大症状,三大体征;

2) 体格检查:KPS、五官科检查、颈部触诊、颅神经检查、听力检查;

2、特殊检查:

1) 间接鼻咽镜检查、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

2) 活检;

3、 影像学检查:

1) 头颈部CT / MRI;

2) 胸片、颈腹部超声、骨ECT;

4、 化验室检查:

1) 血清学检查:EBV(VCA-IgA,EA-IgA);

2) 血常规、肝肾功能;

5、 分期及详细描述肿瘤大小和部位

6、 口腔处理

九、鼻咽癌放疗中观察要求

1、每周评价:

1) 肿瘤情况的详细记录(原发灶和颈淋巴结)

2) 急性副反应的评价

a) 放疗反应:RTOG分级标准:粘膜皮肤反应、口干等;

b) 化疗反应:CTC 2.0 分级标准;

c) 血象监测;

d) 营养摄入的监测:如体重变化等;

2、放疗中期评价:在TD40~50Gy时应进行疗效评价

1) 临床检查

a) 体检

b) 间接鼻咽镜

c) 光导纤维鼻咽镜

2) 增强CT/MRI

3) 颈部彩超

3、 放疗中评价的意义:

1) 对肿瘤的放疗敏感性进行评价;

2) 作为缩野的依据;

3) 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4、放疗结束时疗效评估

1) 最终疗效评价;

2) 如有残存:决定进一步处理方法;

十、鼻咽癌放疗后的随访要求

1、随访时间要求:

1) 首次随诊:根据不同情况可在1-3个月;

①原发灶残存: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诊;

②颈部淋巴结残存:放疗后2个月复诊;

2) 2年内:每3个月随诊一次;

3) 2-5年内:每6个月随诊一次;

4) 5年后:每12个月随诊一次;

注:3年内最好不拔牙;放疗后需练习张口并告知方法;

2、随访记录内容

1) 原发肿瘤情况:鼻咽镜

2) 区域淋巴结情况:

3) 易发远转部位:视情况作相应辅助检查;

4) 急性放疗反应消退情况(粘膜、皮肤、耳、放射性脊髓炎等);

5) 晚期放疗反应(张口困难、粘膜、皮肤、口干、听力、CNS等);

6) 检查项目:每半年复查一次胸片、B超,VCA-IgA滴度, 每0.5-2年复查一次鼻咽CT/MRI;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1 20:26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