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 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率。这些刺激主要是通过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的相互联系起作用的,最后使肾上腺素皮质酮等内分泌增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损害人体免疫功能,导致正常细胞癌变。 研究表明,当强烈的精神紧张刺激,使人丧失应对能力而表现出抑郁、沮丧的情绪时,会促使皮质类固醇激素分泌过度,从而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癌症就有可能在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形成。专家还发现,情绪极度沮丧的人,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免疫功能下降。 医学家在一项调查中发现,81.2%的癌症病人在患病前曾遭受过负性生活事件的打击。如配偶死亡、夫妻不和、生活规律重大改变、工作学习压力大、子女管教困难、夫妻两地分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