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国内比较常见的癌症中的一种,比较常见于我国的中南五省,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两到三倍。 其实,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应该有良好的防治意识。但是,生活的经验却使很遗憾地发现:许多患者去到医院的时候,要么耳朵应经听不见了,要么眼睛应经看不见了,要么脖子肿得非常厉害。其实,这些都是鼻咽癌晚期的症状了,癌症发展到了晚期才开始接受诊断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有良好的防治意识,尽早地发现自己身体的异样,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是人对自身健康负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 其实,鼻咽癌生长于一个外露的腔隙,其症状较为明显,只要平时多加留意,及早发现鼻咽癌并不困难。 涕中带血 涕中带血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约70%的患者会出现该症状,这与鼻咽部的解剖位置有很大关系。 鼻咽位于鼻腔的后面,口腔的上方,也就是说它与鼻腔、口腔是相通的。当鼻咽部出现肿瘤,患者大力吸气或擤鼻时,气流就会摩擦肿瘤表面的小血管使其破裂,继而引起出血。 所以,鼻咽癌所致的鼻出血常表现为涕中带血丝,一般量不多,最有特征的是,大力吸气后吐出的鼻涕中带血丝。 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也会引起鼻出血,但这些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多是由于鼻黏膜血管破裂所致,出血量一般较多,有时还可见到血自鼻孔流出,而出血部位常靠近鼻孔。 要提醒的是,天气干燥时,鼻涕中也可能出现血丝,有时很难区分,但对鼻咽癌来说,一般还会出现诸如鼻塞、头痛、耳鸣等其他相关症状。 颈部肿块 :鼻咽癌淋巴转移发生率高,因发现颈部肿块的首诊病例约占45%~50%,而检查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高达70%以上。鼻咽癌引起的颈部肿块(即肿大的淋巴结)常见于耳垂后方,或下巴与脖子交接处,且前者最具代表性。 肿块通常不痛不痒(如合并感染或处理不当时,也会出现疼痛和红肿);很少对称出现(即使是双侧颈淋巴结转移,出现的时间和大小亦不同);质地一般较硬,表面光滑,可以推动。 而炎症(如牙痛、口腔溃疡、感冒等)引起的颈淋巴结肿大,则常伴红肿痛等症状,且患者会出现相关疾病的其他表现。 耳闷堵塞感: 鼻咽与耳之间由两条细小的管道相连,即医学上所谓的咽鼓管。平时,耳朵就靠咽鼓管平衡内外的压力,并排出体内的分泌物。 如果咽鼓管由于种种原因堵塞了,分泌物堆积在耳道内就会产生耳闷堵塞感、耳鸣等不适;当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愈积愈多,到一定程度就会穿破鼓膜,此时患者会感到耳痛,耳道有水流出。 无论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中耳炎,还是鼻咽癌导致的耳部症状都是这个道理,但两者又有所区别。 前者一般呈双侧对称性,在感冒好转后,耳部症状会相应减轻;后者的耳部不适往往呈单侧性,患者并没有感冒的相关表现,一般治疗后耳部症状只是一时性地好转,其后仍会反复发作,并逐渐发展。患者开始可能只是耳鸣,但慢慢会出现听力下降,甚至全聋,这就是肿瘤扩展的表现了。 眼前重影 :重影,就是医学术语中的复视。鼻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它的外壁上有许多空洞,临近耳、鼻、口、眼等器官,与人体的生命中枢--脑干更是一墙之隔。因此,鼻咽肿瘤向上发展就很容易压迫由脑干发出的各条神经,其中最常受损的是主管眼球运动的外展神经,从而引起复视、眼球固定、转动困难,甚至肿瘤长入眼眶导致失明。 与其他症状一样,鼻咽癌的复视也常呈单侧性。刚开始时神经受压,症状只是偶尔发生,眼球也只是运动不顺,及时治疗可以获得恢复;但随着病情发展,当出现神经损伤时,治疗后的恢复就变得困难了。 此外,鼻咽癌常见的症状还有头痛、鼻塞、面部麻木、耳道溢液、听力下降、张口困难等,这些症状可以各自组合、先后出现,因此每个病人的发病经历都有其特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