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肠癌防治笔记》,肠癌离你不远!这些日常习惯正在 “养” 癌,早看早救命。 今天咱们就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徐凯副主任医师的专业建议,再结合直肠癌患者的真实经历,聊聊怎么从生活里防肠癌。 先盯紧你的大便!异常就是身体在报警 很多人上厕所不注意,其实大便的小变化可能是肠癌早期信号,这几点一定要记牢: 看大便 “长相”:要是大便突然变细,或者表面有一道一道的刻痕,得警惕;颜色发黑(可能是血便),或者表面裹着果冻样的黏液、脓液,也别忽视。 看排便习惯:平时一天一次,突然变成一天好几次;要么一直便秘,要么一直腹泻,甚至便秘和腹泻来回交替,用了常规药也没效果,这些都得及时查。 别搞混!肠炎和肠癌不一样,但 “三高” 饮食都会害你 先说说大家关心的肠炎和肠癌区别,这里重点提醒:别把两者症状混为一谈,有不舒服一定要让医生判断,别自己瞎吃药耽误事。 更关键的是避开 “三高” 饮食 —— 徐凯医生把高油、高脂、高盐的食物归为一类,就是因为它们太伤肠: 高油高脂的坑:烧烤、炸鸡这类煎炸食物,做的时候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刺激肠道发炎,时间长了容易长肠息肉,甚至变成肠癌。 高盐的坑:咸菜、咸鱼、腊肉这些重口味食物,亚硝酸盐含量特别高,吃进肚子里会变成亚硝胺,这可是强致癌物。 医生也说了,偶尔吃点 “三高” 食物没问题,但天天吃、吃很多,还不按时吃饭,肠癌风险会大大增加。 别以为吸烟只伤肺!烟龄越长,肠癌越容易找上门 很多人不知道,吸烟 10 年以上的人,得肠癌的风险会明显升高,而且每多抽 10 年,风险就多 15% 左右。 不过也有好消息:戒烟 10 年后,肠癌风险能降到和不吸烟的人差不多,但之前吸烟造成的伤害没法完全消除。 为啥吸烟伤肠?因为烟雾里的致癌物会跟着血液跑到肠黏膜上,破坏肠道的修复功能,导致肠黏膜异常增生,时间长了就可能出问题。 体检别偷懒!肠镜能救命,这些人要提前查 很多人怕做肠镜,但它真的很重要 —— 既能直接看到肠道里有没有病变,还能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检查,确定到底是不是癌症。 而且早期直肠癌治好的概率特别高,5 年生存率能到 91%,但要是拖到晚期,情况就很不乐观了。 关于什么时候做肠镜,医生给了明确建议: 普通人建议 50 岁左右做第一次肠镜。 有高危因素的人,比如家里人得过肠癌(一级亲属,就是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二级亲属有过的话也得注意),可以提前到 40 岁甚至更早做。 如果同时有好几种高危因素,得肠癌的风险会更高,更要关注肠道健康,按时做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