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说文解字话节气・霜降》,霜降养生全攻略:习俗、吃法和注意事项,看完照着做就对了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从秋到冬的重要过渡阶段。这时候要是能吃点柿子、喝点白果莲子羹这类养生食物,不仅能舒服地过完深秋,还能为冬天的身体健康打好底子。这部分内容,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鲁艺教授和张其成教授的专业支持。 先说说 “霜降” 这两个字怎么来的。“霜” 是个形声字,上面的 “雨” 字头,说明它和下雨这种自然现象有关系;下面的 “相” 是用来表读音的。单看这个字的样子,就能清楚它和天气、气候联系紧密。 再看 “降” 字,不同字体里它的样子不一样。甲骨文里的 “降”,画的是小鸟往下飞的脚印;到了金文,就简化成和 “阜” 相关的字形;楷书里又变成了耳刀旁,和山丘有了关联。从这些字形的变化能看出来,“降” 的意思慢慢从具体的 “小鸟往下飞”,变成了更抽象的 “从高处往低处移动”。 霜降有啥传统习俗? 习俗一:吃柿子 霜降前后,柿子正好到了最好吃的时候。这时的柿子金黄金黄的,咬一口软糯香甜,不仅好吃,对身体也有不少好处。 从养生角度说,柿子能起到涩肠止泻、收敛肺气、润肺生津的作用。具体来看,新鲜柿子水分多,秋天干燥容易咳嗽、嗓子干,吃点柿子能缓解这些不适;要是因为肺气不固,总咳嗽不好、还容易拉肚子,柿子也能帮着调理;对女性朋友来说,适量吃点柿子,还能辅助调理身体,有止血止带的效果。 不过吃柿子有几个注意点要记牢:柿子里的鞣酸含量不低,不能空腹吃,也别和鸡蛋、牛奶这类高蛋白食物一起吃;脾胃虚寒、平时容易拉肚子,或者血糖偏高的人,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多吃。 习俗二:拔萝卜 霜降前后,农民们会抓紧时间收萝卜。萝卜也是个养生的好东西,能消食下气、清热化痰。 它里面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消化酶,吃了能帮着消化,把肠胃里的热气和积食清掉;秋天干燥容易咳嗽、痰多,萝卜的清热化痰作用也能派上用场,缓解这些不舒服的症状。 霜降养生重点是什么? 霜降的时候,天气会变得又干又冷,人很容易出现各种 “干” 的问题,比如嘴巴干、皮肤干、鼻子干,甚至大便也会变干。 所以这时候养生,核心就是滋润肺部、养护肺阴。饮食上,多吃些能润肺、补充水分的食物,像梨、银耳、百合这些都不错;辛辣的、油腻的、刺激性强的食物,比如辣椒、油炸食品,尽量别吃。另外,家里可以用加湿器,让空气保持湿润,避免干燥带来的不适。 霜降有哪些实用养生方? 养生方一:白果莲子羹 做这道羹需要四种材料:白果、莲子、百合和银耳。 白果放 10 颗就行,要是因为肺气不固总咳嗽、喘气费劲,吃点白果能帮着调理。 莲子要准备 30 克,它能健脾、补肾,还能安神。平时睡眠不好、容易焦虑的人,吃了能改善睡眠,缓解烦躁情绪。 百合放 20 克,秋天咳嗽、嗓子干,吃百合能缓解;同时它还能清心除烦,让人心情更舒畅。 银耳放 1 朵就够了,它能滋阴润肺,常吃不仅能滋润皮肤,延缓皮肤老化,还能增强肺部的抵抗力。 煮白果莲子羹有个关键注意点:白果的量一定要控制在 5 到 10 克之间,而且必须去掉外面的膜和里面的芯,还要彻底煮熟才能吃,避免出现不适。 养生方二: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是个传统方剂,主要用来调理 “虚热肺痿” 这种情况。简单说,就是因为肺部阴液不足、体内有虚热,导致总咳嗽、喘气不顺畅、痰黏在喉咙里咳不出来,这些症状都能用它来缓解。 这道汤的材料和用量要记准:麦冬 60 克,它能滋阴润肺、清心除烦,帮着补充肺部的阴液,减轻虚热带来的不适;半夏 9 克,能化痰、调节体内气机,缓解咳嗽和喘气的问题;另外还要加人参 6 克、甘草 4 克、大枣 12 枚、粳米 6 克,这些材料能一起滋养肺和胃,其中人参能补元气,甘草能调和各种药材的药性,大枣和粳米则能健脾益胃。 煮的时候用清水煎服,一天煮一剂,分两次喝。喝这个汤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辣椒、肥肉、火锅这类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都要避开,不然会影响药效,达不到调理的效果。 要不要我把这份霜降养生内容,整理成一份更简洁的手机阅读版清单?这样你平时想查看吃法或注意事项时,翻出来就能快速找到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