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北京卫视节目《警惕降压过程中的血压波动》文字笔记。 身边不少高血压朋友总觉得 “把血压降下去就万事大吉”,可实际上,比单纯控压更该警惕的,是血压突然 “上蹿下跳” 的异常波动!尤其是咱们老年朋友,稍不注意就可能陷入 “越降压越难受” 的怪圈 —— 头晕得站不稳、浑身没力气还算轻的,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心梗,想想都让人揪心。 这不,本期《养生堂》请来的专家,因为科室常年接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见了太多让人后怕的真实情况。她在节目里特意讲了个事儿:之前有位老爷子,每天定时测血压、按时吃降压药,平时血压控制得比年轻人还稳,谁都夸他是 “控压模范”,结果毫无征兆地突发心梗,送到医院时大家都不敢相信。 到底是哪种 “特殊血压波动” 这么凶险?别着急,专家在节目里把这类危险波动的识别方法讲得明明白白,还带来了当下最实用的控压技巧,照着做就能帮家里老人避开降压误区。 更要提醒的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朋友,降压可不是 “越低越好”,得讲究 “稳” 和 “准”,不然反而会增加心梗风险。专家特意强调,这类人群一定要把两个 “60” 刻在心里,这可是保命的关键信号! 第一个 “60”,说的是脉压差超过 60。咱们平时说的高压减低压,就是脉压差,要是这个数大于 60,说明血管可能已经 “硬得像水管” 了 —— 这可是动脉硬化的典型表现!可能有人会问,脉压差是不是每个人都差不多?其实还真不是,年龄、血管弹性都会影响它。专家特别叮嘱,过了 55 岁,血管慢慢变脆、弹性差了,脉压差的变化就得格外留意,它就像血管的 “健康晴雨表”,一旦超标,心血管出问题的风险就会翻倍。 第二个 “60” 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更重要,直接关系到 “体位性低血压”—— 就是咱们常说的 “站起来眼前一黑”。到底怎么测、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有体位性低血压?别担心,专家在节目里手把手教了一组 “不花钱的居家操”,不用买药、不用去医院,每天练几分钟,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比吃药还管用,家里有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长辈,一定要跟着学! 邢云利——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周三下午专家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