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结核防治有新知》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 近些年来,咱们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确实是有所降低,不过情况依旧不容小觑。专家们带来了结核病防治方面全新的观点、方法以及药物,大家赶紧来了解了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逄宇研究员为我们讲解相关知识。 结核病,可不单单指肺结核 除了头发和指甲,人体差不多所有的器官系统都有被结核菌感染进而引发结核病的可能。像消化系统里的肠胃,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肉,还有皮肤、五官等部位。 常见的肺外结核都有啥表现呢? 骨结核:会出现发热、骨关节受损,严重的甚至会截瘫。 结核性脑膜炎(这个死亡率最高):症状有头晕、头疼、呕吐、一直发高烧不退,还可能昏迷。 淋巴结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肾结核:会尿频、尿急、尿血,还会腰疼。 就算是症状比较轻的结核病患者,也是有一定传染性的。 想要更好地预防结核病,远离它,得重点关注下面这些: 多留意身边的人是不是有可能得了结核病,因为接触结核菌之后,一般两年内有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 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防范结核病,比如说老年人、小孩,还有那些患有风湿免疫类疾病,正在用激素或者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 采个舌拭子,就能诊断结核病 结核菌主要侵害肺部,咱们国家新研究出来的用舌拭子诊断结核的方法,准确率能达到 85% 以上,既简单又方便,还能节省医疗成本。 还有哪些新的技术手段能帮忙诊断结核病呢?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对结核病灶进行初步筛查,大大加快了检测速度,准确度能达到 88% 以上,给患者看病提供了更便捷、更准确的服务。 结核病治疗,不用再打针了 以前传统的注射治疗方式,周期长达 18 到 24 个月,这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个难题。现在的新药不但解决了耐药的问题,还提升了治疗效果,加快了治疗速度。 用了新药之后,耐药结核的治疗周期从 18 到 24 个月缩短到了 6 个月,治疗成功率从 50% 提高到了 80% 以上。 结核病耐药性可以靠联合用药来解决 对于耐药结核,一般会采用 4 到 5 种药物联合口服治疗,敏感结核的常规治疗周期是 6 个月。曾经感染过结核的人,细胞里可能潜伏着处于 “冬眠” 状态的结核菌,这些菌能潜伏几十年,甚至一直潜伏着。 联合用药虽然没办法把这些潜伏菌彻底清除掉,但是可以让它们不发病,不产生症状,也不会威胁到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