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扶正祛邪治肾病》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 在人体健康的“版图”中,肾脏无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当肌酐升高、蛋白尿、水肿等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时,这无疑是身体发出的“警报”,预示着肾脏可能遭受了损伤。在中医的理论框架下,这些症状往往源于肾虚并受到外邪的侵袭。幸运的是,中医提供了一系列温和而有效的疗法,帮助我们维护肾脏健康。 一、化解水湿之邪,代茶饮显奇效 肌酐升高与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明显信号。中医在治疗这些症状时,强调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补充肾气,又要祛除病邪。 当肾病导致腿部肿胀时,中医认为这通常与肺、脾、肾三脏气虚有关,导致水湿之邪在体内积聚。五苓散是治疗此类症状的经典方剂,其中的泽泻、白术、桂枝等药材协同作用,具有利水消肿、补气健脾、温阳化气的功效,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缓解腿部肿胀。 对于日常调理,推荐一款消肿茶。将生黄芪9克、太子参6克、玉米须6克、茯苓皮6克一起煎煮15分钟,即可饮用。这款茶具有益气利水、渗湿消肿的作用,适合日常饮用以缓解腿部水肿。但需注意,尿量少的人群应谨慎饮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二、祛风邪,为肾脏“保驾护航” 若尿液中出现细小且密集的泡沫,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现。中医认为,蛋白尿与脾肾虚损、风邪入侵密切相关。治疗时,常采用补气、健脾、益肾和祛风邪的综合疗法。 临床上常用的益肾护膜方,包含川断、桑寄生、杜仲、太子参、炒白术等药材,旨在调理脾肾,抵御风邪,保护肾脏健康。 日常调理中,推荐一款养肺益肾茶。将玄参6克、麦冬3克、牛蒡子3克、金银花3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这款茶具有利咽疏风、养肺益肾的功效。中医认为,咽喉感受风邪后,风邪可能沿肾经影响肾脏。许多肾病蛋白尿患者同时伴有慢性咽炎或扁桃体炎,这些炎症的急性发作会加重肾脏疾病。因此,蛋白尿患者在咽喉不适时,饮用养肺益肾茶可缓解症状,辅助治疗肾脏病。 三、巧用穴位,泄浊护肾有妙招 肌酐升高通常意味着肾功能下降或衰竭。当肾功能受损,体内的肌酐等代谢产物无法顺利排出,会在体内堆积形成浊邪,引发食欲下降、水肿等症状。 中医建议采用补肾、健脾、泄浊的方法进行调理。临床常用的补肾健脾泄浊汤便是基于此原理。对于胃口不佳的患者,推荐使用降浊泡脚方。将制首乌20克、菟丝子20克、白术10克、红花10克、大黄10克煎煮半小时,待水温降至45°C左右时泡脚。此方具有补肾健脾、除风祛湿的功效。 泡脚时,配合按摩涌泉穴、太白穴和复溜穴,效果更佳。这三个穴位分别对应肾脏、脾脏等重要脏器的经络,按摩它们能起到补肾、健脾、化湿、泄浊的作用,帮助排出体内浊邪,维护肾脏健康。 中医的这些方法,从饮食、茶饮到穴位按摩,都是温和且有效的日常调理方式。但如果肾功能指标异常情况较为严重,仍需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肾脏健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