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体检项目这样选(中)》。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肿瘤风险也随之显著攀升,因此防癌体检显得尤为重要,绝不可忽视。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体检项目,如果抓不住重点,体检就可能徒劳无功,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体检科医生将为大家详细指导,如何精准选择体检项目,高效防癌,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低剂量螺旋 CT:肺癌筛查的利器 低剂量螺旋 CT 作为筛查肺癌的高效手段,通过对肺部进行逐层扫描,能够清晰呈现肺部病变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形态,还能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 与普通 CT 的差异 低剂量螺旋 CT 辐射剂量极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微乎其微,同时在筛查病变的准确性上毫不逊色,能够为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可靠依据。 检查报告解读要点 结节大小:肺结节越大,恶变的可能性越高。一般来说,小于 5 毫米的属于微小结节,通常只需密切观察;5 - 10 毫米的为肺小结节,需提高警惕;达到 3 厘米则被称为肺肿物,需格外关注。 结节增长速度:若结节快速增长,应引起高度重视。 结节形态:边缘呈现不规则状、有毛刺,或伴有胸膜牵拉征、血管通过、空泡征等特征,这些都可能是恶性结节的表现。 钙化点:肺结节中的钙化点往往是过往肺部感染性病变,如肺炎、纤维化、肺结核等留下的陈旧痕迹,一般无需过度担忧。 胃肠镜:消化道癌症的 “侦察兵” 胃肠镜检查在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的早期发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结直肠癌,多数是由肠息肉在长期刺激下发生癌变形成的,所以肠镜筛查肠息肉对于预防结直肠癌意义重大。 专家建议,从 45 岁开始,就应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胃肠镜具有一镜多用的优势,不仅能直观观察胃和肠道内部的状况,还能取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同时可以直接切除息肉等异物,有效减少患者后续的手术次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肠息肉容易复发,患者务必定期复查。 胃肠镜类型的选择 常规选择:普通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常规胃肠镜和无痛胃肠镜之间进行选择。 特殊人群:像长期服用抗凝药的老年人等不适合做常规胃镜的群体,可以考虑磁控胶囊胃镜 。 肿瘤标志物:癌症筛查的辅助指标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在生长发展过程中分泌出的独特生物标志物,可通过血液检测来发现。在癌症筛查中,将肿瘤标志物检测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能提高筛查的准确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对应的筛查癌症种类: AFP(甲胎蛋白):主要用于筛查肝癌。 CEA(癌胚抗原):这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与多个系统的肿瘤都存在关联。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男性用于筛查前列腺癌。 体检查出肿瘤标志物异常的应对方法 当体检查出肿瘤标志物异常时,先不要惊慌失措。肿瘤标志物呈阳性并不等同于患有肿瘤,可以进行复查,密切观察其变化趋势。如果肿瘤标志物持续数倍增长,那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检查。此外,专家特别提醒,体检最好在身体状况良好的状态下进行,这样得出的结果会更具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