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糖尿病 糖尿病饮食 查看内容

糖尿病患者的汤圆食用指南:稳控血糖有妙招

2025-2-23 13:13|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77| 评论: 0

在蛇年元宵佳节,阖家围坐品尝汤圆,是充满温馨与欢乐的传统习俗。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份甜蜜的美食却带来了 “甜蜜的烦恼”。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的主任医师邹晓玲,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系列食用汤圆的科学方法,帮助他们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有效控制血糖。

传统汤圆大多以糯米和芝麻为主要原料。从中医角度来看,糯米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炒黑芝麻同样性温味甘,能补肝肾、益精血。然而,糯米的升糖指数偏高,芝麻汤圆的馅料含糖量也不容小觑,两者搭配在一起,食用后极易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给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科学食用汤圆呢?邹晓玲医生给出了详细建议。首先,在食用量方面,每餐汤圆的摄入量不宜超过 3 个,同时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确保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保持不变。此外,搭配芹菜、菠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一同食用,能够延缓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进而稳定血糖水平。

在汤圆的选择上,市面上的汤圆种类丰富多样,对于带馅汤圆,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开传统的高糖、高脂肪馅料。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尝试自制汤圆,用糙米、全麦粉替换部分糯米粉,这样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馅料则可以选择用少量木糖醇调味的坚果,或者低糖水果,比如蓝莓等。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搭配既满足了营养需求,又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一直强调 “因时养生”,吃汤圆的时间也颇有讲究。最佳的食用时间是在正餐时,要避免在两餐之间或睡前食用,防止血糖出现大幅波动。吃完汤圆后,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如果发现血糖升高,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调整药物剂量。另外,餐后半小时进行适度的运动,例如散步、打八段锦等,能够帮助消耗热量,促进血糖的代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波动较大,最好暂时不要食用汤圆。血糖波动大通常意味着体内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此时食用汤圆这类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无疑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可以在血糖稳定之后,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少量食用汤圆。

除了上述方法,食用汤圆后还可以搭配一些消食茶饮。比如陈皮山楂茶,用 3 克陈皮加上 5 克山楂冲泡成茶饮,具有理气化滞的作用。饭后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 3 分钟,也有助于运化食物、调节气血。

通过这些科学的方法,糖尿病患者也能在元宵节安心品尝汤圆,享受节日的快乐。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血糖管理,健康过节。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3-26 20:00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