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健康之路》翟双庆,情绪波动,脾胃功能,健康茶饮,痰蒙心窍,暑邪

2025-2-14 10:57|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428| 评论: 0

2025年2月1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词语里的中医智慧 3》。主要介绍情绪的起伏波动会对脾胃的功能产生影响。知名中医专家翟双庆借助四个成语,深入剖析情绪波动与脾胃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为大家呈上精心调配的中药调理方法以及养生健康茶饮,助力大家调节情绪,呵护脾胃健康。

“大惊失色”:依据中医理论,心主宰着人的神明与血脉。当人遭遇惊吓时,会出现 “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的状况,进而致使气血运行出现紊乱,外在体现便是脸色惊变,呈现出大惊失色之态。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会陷入混乱,丧失原本的理智。

孔圣枕中丹作为一款古老的方剂,能够让人在面对变故时保持镇定自若。该方剂包含石菖蒲、远志、龙骨、龟板等药材,具备安神定志的功效,可使人聪慧,尤其适用于应对受惊吓后所产生的神志不安症状。

“牵肠挂肚”: “牵肠挂肚” 里的 “肠” 与 “肚” 实则指代人体的消化道,其与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紧密相连,并且和脾的功能相辅相成。

过度地思虑或者思考过于深入,会对脾胃以及大肠的功能造成影响,引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一系列症状。反过来说,若脾胃功能虚弱,同样也会对人的思虑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推荐饮用调脾和胃代茶饮,通过对脾胃功能的调理,使全身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进而让人的思虑也回归正常状态。

小贴士:倘若大便较为稀溏,可选用炒白术;要是大便干结,建议使用生白术。

“一窍不通”:心窍是否畅通,是衡量一个人精神意识、思维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当一个人心窍畅通时,会表现出精神饱满、意识清晰、思维敏捷的良好状态。而一旦心窍被蒙蔽或者堵塞,人就会出现认知障碍、沟通不畅,甚至有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

那么,哪些情况会导致心窍被蒙蔽呢?

在中医理念里,“痰蒙心窍” 大多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像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中风等病症,都有可能致使体内痰湿内生,进而上扰心神,出现痰蒙心窍的情形。

此外,暑邪等外邪入侵人体,同样可能蒙蔽心窍。当人体受到暑邪侵袭时,就可能引发中暑。患者常常会突然晕倒、陷入昏迷,同时伴有上吐下泻等症状,这便是暑邪蒙蔽心窍、扰乱气机的外在表现。

中医一般会采用苏合香丸等具有芳香开窍、辟秽化浊功效的药物,或者安宫牛黄丸等能够醒神开窍、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消除蒙蔽心窍的痰浊与邪热,从而让人体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

“水火不容”: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水火常常被用来象征阴阳,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

中医是怎样运用 “阴阳理念” 来治疗疾病的呢?

以感冒为例,中医会依据症状来判断究竟是热盛(火盛)还是寒盛(水盛)。若表现为黄鼻涕、黄痰,属于热盛,此时需使用凉性药物,如鱼腥草、金银花等来进行治疗;若表现为清鼻涕、白稀痰,则属于寒盛,需使用温性药物,如荆芥、防风等来治疗。

六味地黄丸原本是用于补肾阴的方剂,然而,在其中加入桂枝、附子这两味补阳的药物后,就摇身一变成为了补肾阳的肾气丸。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04:23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