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在生活中很是常见,因为孩子的免疫力低下,因此就会见到在深夜父母们去医院为自己的孩子看病。那么在生活总哪些原因会导致发烧的产生呢? 宝宝发烧的原因 腹泻 与腹泻同时出现的发热,尤其是还伴有呕吐,则说明儿童的消化系统受到感染,是急性胃肠炎的表现。 泌尿系统感染 对于小便次数较平日明显增多,小便时感觉疼痛的儿童,特别是女孩,应怀疑泌尿系统受到感染。可在清洗外阴后,用玻璃或塑料小瓶留取新鲜尿液进行检查,以协助诊断。若能留取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液进行检查意义更大。 疫苗相关性发热 发热是门诊常见的小儿病症。有些刚刚预防接种的孩子,也会出现发热。医学上将预防接种后引起的发热称为疫苗相关性发热。很多爸爸妈妈对这类发热不太理解,认为是疫苗质量有问题引起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目前我国采用的预防接种为人工自动免疫,是通过免疫接种将疫苗(抗原物质)接种于人体,促使人体自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抗体),也就是将特定的、经过处理的细菌、病毒等注入到人体内,诱发人体产生抵抗这种特异疾病的能力。 肺炎 发热的儿童在咳嗽的同时,伴有呼吸急促,特别是述说胸部疼痛时,很可能是得了肺炎等胸部感染性疾病。 宝宝发烧的症状 1、用触觉的方式,可发现宝宝的身体及额头温度比平常高。 2、以量体温的方式确知。如果宝宝体温超过摄氏37。8℃,即表示已发烧。 3、宝宝发烧时的外表特征: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并显现哭闹不安。 4、若已发烧一、二个小时,或因疾病引起之发烧,通常会影响宝宝食欲。 5、宝宝发烧后,其尿量较少且颜色较深。 宝宝退烧药怎么用 孩子一发烧,许多家长就跟着焦虑紧张。有些家长误以为发烧会烧坏孩子的大脑,所以,体温一高,立刻就把退烧药用上。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快速退烧不仅抑制了自身防御功能,还会影响就医时医生对孩子病情的判断。建议对3个月以下的婴儿,在体温达到38℃上时,要及时就医;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或出现明显不适的情况下,可使用退烧药。用药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孩子因发热导致的烦躁和不舒服。 适用于儿童的两种口服退烧药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即我们平时常说的美林和泰诺林。用退烧药要根据体重计算药量,而不是年龄。 宝宝发烧如何食疗 1、西瓜水:新鲜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2、绿豆粥:绿豆25克,米15克,白糖适量,煮绿豆和白米成粥,煮好后放糖食之。 3、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服。 4、生芦根粥:鲜芦根15克,粳米25克。芦根加水煎至一半纳米于汁中煮粥食之。 5、荷叶粥:白米煮粥,粥好放荷叶微煮即食。 6、海参粥:海参10克,白米25克,煮粥食之。 7、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和匀凉服,也可炖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