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是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脑血栓多发于中老年人及高血压患者,是心血管疾病杀手。 一、脑血栓病人饮食禁忌 1。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很容易导致血栓复发。 因此,脑血栓病人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少吃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此外也不要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等烹调食品。 2。忌肥、甘甜、腻的食品 不吃或少吃用全脂乳、奶油、蛋黄、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加工过的食品,尽可能少吃甜味饮品、奶油蛋糕,减少油腻的摄入量; 3。忌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 忌食过多酱、咸菜等。 4。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狗肉等。 5。忌嗜烟、酗酒 吸烟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进一步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据有关资料显示,酗酒是引起脑血栓的诱因之一。因此无论吸烟还是饮酒,对血管都有害无益。 二、脑血栓形成的护理 1。科学准确用药 脑血栓属于高复发不可逆性的慢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嘱咐规律服药,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2。尽早、积极的康复治疗 脑梗死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单瘫、偏瘫、失语等,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 3。日常生活训练 患病后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被打破,除了要尽早而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 4。调整情绪 面对既成事实,应调整好情绪,积极进行康复以尽早重返社会。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 5。肢体功能障碍 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 6。口眼歪斜 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配合针刺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面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