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春期高血压 青春期高血压,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青春期的高血压。虽然不是常见病,但亦并不罕见。当人在十三四岁时,其血压已开始接近成年人,如处于安静状态时,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认为是血压偏高,被认为青春期高血压。而引起青春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发育,心脏也随着发育,心脏收缩力大大提高,但此时血管发育却往往落后于心脏,导致血压增高。 另外,青春发育时期内分泌腺发育增强,激素分泌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平衡,也会产生血压增高现象。同时,青少年在迎考复习等特定环境下,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失去正常调节,引起小动脉紧张性增强,外周循环阻力增加亦使血压增高。 青春期高血压的原因 专家表示,青春期高血压发生的原因可能和青少年身体迅速增长,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暂时不协调及心脏的发育加快有关。青少年正处在学习阶段,如果功课过于繁重,又没有充分休息,精神过于紧张,也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青春期高血压的青少年,一般的体格发育都比较好,各器官的功能也都正常,平时多数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只是在运动量过大或过度疲劳时,才觉得有些头昏头痛、胸部憋闷。测量血压时可以发现血压偏高,主要是收缩压升高,可达140~150mmHg,而舒张压一般正常(10岁至18岁的青少年,正常的收缩压约在102~118mmHg)。 由于青春期高血压的发生是暂时性的,过了青春期,心血管系统发育迅速趋于平衡,血压就会恢复正常。因此一般不主张过早应用降压药物,但必须通过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达到使血压恢复正常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