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治疗痛经偏方一:红糖姜汤 主料:姜20克,枣(干)15克 辅料:赤砂糖50克 做法:将红糖、大枣煎煮20分钟后,加入生姜(切片)盖严,再煎5分钟即可。 功效:养血,温经活血。适用于胞宫虚寒、小腹冷痛、量少色黯者。红糖具有暖宫的作用,同时含有丰富的铁,是补血佳品,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药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治疗痛经偏方二:红酒炖苹果 主料:苹果,红酒 做法:苹果(400克)去皮,用刀切成月牙状。把苹果放入奶锅里,倒入红酒没过苹果,用中火炖煮15分钟,关火,苹果在红酒中浸泡两个小时后,即可食用。如果喜欢可以加糖和蜂蜜,可以当作甜点来吃。 功效:活血化淤,对女性生理期肚子痛有疗效。 注意:主要吃苹果,煮后的红酒最好别倒了,太浪费。 治疗痛经偏方三:益母草煮鸡蛋 主料:鸡蛋,益母草 做法: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功效:鸡蛋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益母草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