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大多数时候都默默储存并孕育着生命的种子——卵子,同时分泌着维持女性性征的重要内分泌激素。可能是生命的构造过于复杂和神秘,卵巢表现出了比其他器官更高的患病风险。在小小的卵巢上可能发生的疾病超过了30种,超出了大多数的脏器,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肿瘤性疾病。 更可怕的在于,卵巢恶性肿瘤总是静悄悄的发生,当被发现时绝大多数已经发展到晚期,丧失了彻底手术切除的机会。这样神秘而重要的器官,需要得到我们更多的了解和关注。 认识卵巢肿瘤首先要从她的种类开始。 卵巢肿瘤通常按照病理学特点分为四大类: 一、上皮性肿瘤,比例最高,包括常见的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内膜样肿瘤等; 二、生殖细胞肿瘤,比例较高,包括常见的畸胎瘤等; 三、性索-间质肿瘤; 四、包括间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等在内的特殊种类肿瘤。 按照我们更容易理解的方法来看,卵巢肿瘤也可以简单分为良性、恶性、交界性三类。 良性肿瘤多没有症状,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一般病程长,生长缓慢,常在一侧卵巢病变,多呈囊性,表面光滑,B超上表现为液性暗区,边界清晰,肿瘤指标CA125正常。而恶性肿瘤病程短,多见双侧,实性或囊实性不规则增大,发现时多有腹胀、腹部肿块、腹水表现,B超见暗区内杂乱光团,界限不清,CA125增高。 除此之外,尚有交界性肿瘤,特点是存在潜在的恶性病变趋势,各方面的表现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 下面我们根据肿瘤好发年龄的不同,分别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和相应的对策: 儿童和青少年的最常见危害——不影响生育的生殖细胞肿瘤 (1)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是生殖细胞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95%以上是良性的成熟型畸胎瘤,极少数为恶性的不成熟型畸胎瘤。它会在卵巢内生成毛发、牙齿还有一些油脂。由于畸胎瘤本身不会自行消失,而且还有可能不断的成长,还可能会造成卵巢扭转,所以最好及早切除。未成熟型畸胎瘤诊断时平均年龄是11-14岁,半数发生于月经来潮前,常见有腹部肿块、腹痛,如肿瘤破溃后可扩展,预后恶劣。 (2)无性细胞瘤:也被称为生殖细胞癌,是儿童及青春期最常见的中度恶性生殖细胞瘤。常见腹部增大的肿块,病程发展相对迅速,肿瘤最大直径可达20cm,右侧多于左侧。还可以是混合型无性细胞瘤,即包含其他生殖细胞瘤成分,如性腺母细胞瘤、不成熟畸胎瘤、内胚窦瘤、成熟畸胎瘤和绒癌等。 (3)内胚窦瘤:恶性程度极高,也曾称为卵黄囊瘤,其内含有许多类似卵黄囊空泡的小囊。肿瘤组织通过淋巴道和腹腔组织扩散迅速,病程短。较常伴腹痛,诊断时多属Ⅲ期,平均诊断时年龄为18-19岁,特征之一是血清AFP增高。 良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由于患者大多都是小姑娘或年轻女性,为了保留生育功能,一般都采取卵巢肿瘤剥除或患侧附件切除术。当然手术后,卵巢功能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完成生育的女性可以直接切除全子宫和双附件。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一般是手术+化疗。同样为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通常仅切除患侧附件,术后再应用3-6疗程的化疗。化疗后仍然可以怀孕生子。 育龄妇女常见的卵巢肿瘤——生理性和良性的为主 (1)功能性囊肿:这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卵巢囊肿。有排卵周期的妇女,当异常量的卵泡液体聚集在滤泡内或黄体内,形成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这种功能性囊肿有时会很大,但不管用药与否,通常会在三个月内自行消失。一般在月经中后期,卵泡发育或排卵后多见,所以体检发现卵巢囊性结构时,可以在月经第5天再行复查以鉴别,绝大多数的功能性囊肿就会消失不见。 (2)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在观察三个月后,仍然存在的囊肿有可能是属于上皮卵巢肿瘤,而非功能性囊肿。这是因为具有分泌功能的浆液细胞及黏液细胞在排卵后被包埋在卵巢内,不断的分泌液体形成囊肿。这种囊肿是不会消失的,需要开刀切除。根据患者年龄的大小,可以选择卵巢囊肿剥除或患侧附件切除。 (3)巧克力囊肿:即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长在卵巢内,在卵巢内形成大量黏稠咖啡色像巧克力状的液体。因为肿瘤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变大,渐渐侵蚀正常的组织,造成卵巢组织不可逆的损害。持续存在的巧克力囊肿还会影响排卵,严重影响生育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