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肿瘤 肠癌 查看内容

警惕大肠癌的侵袭

2018-8-14 18:36|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814| 评论: 0

与许多肿瘤一样,在大肠癌的早期阶段没有什么症状。当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已经引起梗阻时才会引发一系列症状。

大肠癌的症状有:

1、无特殊诱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出现持续性腹泻或便秘。

2、无痢疾、肠炎、痔疮、瘘等病史,出现便频、粪便伴脓血、粘液、血便。

3、近期出现持续性腹痛、胀气、腹部不适,经一般治疗无效者。

4、有肠梗阻症状逐渐加剧者。

5、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或体重减轻者。

6、腹部出现包块,左或右下腹部尤为多见。

7、连续出现黑色或柏油样粪便,潜血试验阳性,镜检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者,均应做进一步检查。

大肠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临床发现某些因素可能大大增加发病的危险性。它们包括:

1、发病年龄,大多数病人在50岁以后发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大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大肠癌的家族史。

3、结肠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息肉:大部分大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基因特征:一些家族性肿瘤综合症,如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可明显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机会,而且发病年龄更加年轻。

大肠癌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

一般来讲,大肠癌的发展过程包括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和浸润转移。这一过程大多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完成,这就为大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饮食干预:合理膳食营养,减少饱和脂肪的摄食,增加食物纤维量,特别是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食用,以及钙剂的补充。

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不吸烟。

早期筛查:50岁时就应开始大肠癌筛查,包括粪便潜血试验、肛门指诊、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等。

早期治疗:早期筛查发现的癌前病变应及时切除,阻止肿瘤的发展。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 、家族性大肠癌、有肿瘤史的患者等。大肠癌高危人群应进行重点筛查,以期发现无症状的临床肿瘤患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人群死亡。

标签:
上一篇:结肠癌食疗篇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4 07:16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