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妇科 月经疾病 查看内容

治疗痛经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2013-12-31 09:18|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1058| 评论: 0

现在,在痛经的临床治疗上,医生多采用中医的针灸治疗,这种方法无副作用,所以深受很多患者的青睐。有些患者比较好奇这个问题:治疗痛经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中医针灸治疗痛经有:

一、基本治疗

体针(一)

主穴:分2组。承浆、大椎;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体针(二)

主穴:按证型分3组。气滞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缪、地机、天枢。

二、耳针法: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法或埋丸法。

三、皮内针法: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再取出。

四、皮肤针法: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五、穴位注射法: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治疗痛经的药物又有哪些呢?下面列举出几种给患者了解:

痛经软膏:活血散寒,调经止痛。用于痛经、下腹坠胀、腰背疼痛。

妇科十味片: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

暖宫七味散:调经养血,暖宫止带。用于心、肾“赫依”病,气滞腰痛,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白带过多。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2 23:12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