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肿瘤 肺癌 查看内容

肺癌常见误区有哪些?

2018-8-14 15:58|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637| 评论: 0

1、吸烟不一定能得肺癌。不管他们是吸两头拧的自制卷烟,还是吸普通的带或不带过滤嘴厂家生产的卷烟,都不可能逃脱烟雾的伤害。对于烟雾颗粒和被污染的空气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其中含有50多种致癌物质。可见,戒烟确实是预防肺癌的最有效措施。

2、肺部不适不需要检查。 胸痛、咳嗽或伴有痰中带血是肺癌的常见症状或叫“基础症状”。在肺癌早期,胸痛、咳嗽不一定表现得那么明显,以至于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挨几天就好了,或认为是炎症,吃点消炎药就没事了。

3、中晚期肺癌没有必要再治疗。 由于一些肺癌患者没有及时进行诊治,当确诊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其中不少患者病情已经累及心脏及大血管。于是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与不治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4、老年肺癌和晚期肺癌没必要做手术。 在临床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瘤子太大了,无法手术了,病人活不了几天了”、“老人年纪太大了,体质弱,不能手术”。这其实涉及肺癌手术的适应症问题。

临床经验表明,年龄不是肺癌手术的禁忌症,即便是80多岁的老人,通过手术及综合治疗,也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5、是不是一定要化疗。 其实,化疗是肺癌综合治疗手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效果如何要看怎么用。化疗手段的优化,应以全面的诊断为基础。有的病人发现得早,可以首选手术,而根本不需要化疗;有的病人需要先化疗,创造手术机会;有的病人手术后为了巩固疗效,再追加化疗。

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一,化疗的应用和具体实施方案也多种多样。随着分子靶标诊断技术的发展,通过对肺癌进行分子分型,选择更有效的化疗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的近70%无效的所谓“陪绑化疗”,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近年涌现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思路,但要强调的是,任何药物都不能神化。任何一种靶向药物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病人,其应用应遵循严格的适应范围,即患者身体内必须“有靶子”,药物才能发挥作用。

6、中医和西医势不两立。 有的患者觉得,西药副作用大,特别是治疗肿瘤的药物毒性大,中药则无副作用。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中药的扶正作用很重要,可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的手段之一。中药及现代化的中药提取物,能在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调节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等方面大显身手。

7、决不能向患者透露病情。 肺癌只要治疗得当,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都是可能的。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向患者开诚布公地交代病情并告知肺癌可治,绝大多数患者在短暂的慌乱后,能很快平静下来并积极面对,推动治疗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那些被瞒着的病人,医患之间难以建立信任,病人要么不配合治疗,要么胡乱猜测自己的病情,心理问题严重,最终对治疗不利。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2 08:53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