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赢,我要延续我的生命,延续我的基因,哪怕一命换一命,我也要生。”虽然没有说出来,我想这应该是写在这位伟大母亲基因里的真是原因。 “好自私!孩子生下来就没了母亲,将来父亲还得给找个后妈,多可怜!” 这种想法的人,首先认定了这个孩子可怜!而孩子将来是否可怜,他自己当有自己的认识。小孩子的世界原本是快乐的,没有可怜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如何建立起来?环境、认知、周围人的影响。不是这个孩子生来可怜,而是你让这个孩子变得可怜了!从某种角度来讲,逆境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有的人也许生活得艰苦,但是他的成长是快乐的,这种人往往潜能更能得到很好的激发。但如果掺杂了过多的外界因素,比如大家都觉得他很可怜,并让他一直都知道大家认为他可怜,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 “这对男的不公平,将来男的要独自抚养孩子,还要承担更大的心里压力!” 的确,面对如此患难,人心是难以揣测的。女的生下孩子撒手西去,男的是否真心愿意留下这个包袱?男的还年轻,将来还会再婚,就算现在他说可以,那面对现实的压力,将来会不会变,这确实是个问题。 对于女方来说,告知男方自己想要这个孩子,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对于男方来说,这更是一次伦理上的考验。这场博弈没有对错,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诚实的袒露真心。 孩子是女方基因的延续,也是男方基因的延续,从生物本能角度来说,孩子能健康长大,对双方都是胜利。“但是,男方还有选择其他女性延续基因机会,这对男方不公平,对孩子也不公平。” 这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平等。公平不公平,每个人自己心里有杆秤。如果非得用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那他就是“被不公平”了。 回归疾病本身。女方能不能生下孩子,关键取决于她的病情能否扛过漫长的妊娠期。这个孩子该不该生下来,还取决于疾病和药物对孩子的影响,胎儿是否存在致死、致残的遗传缺陷。 很多人说,自己都有病,可能遗传给孩子,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这里要澄清一下,虽然有的恶性肿瘤有遗传因素,但并不是剥夺人繁衍权利的理由。很多家族都有恶性肿瘤聚集现象,难道你能跑人家家门口去闹,“你不准结婚, 不准生育,你没有这个权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只不过这位母亲患的是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又恰好在患病期间怀了孕。而这个病,大多数并不存在遗传倾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自己的生存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和决定自己生活得权利。作为吃瓜群众,我只看事实,“该不该”这事儿,事实已经存在,不存在“该不该”的问题了。生不生,不是我决定的,也不是我能决定的,是人家一家人自己的事。 人类恐惧疾病,恐惧死亡,是本能。国人对死亡教育的缺乏,使得医生每天不得不面对很多惊慌失措的患者。情绪充斥了他们的大脑,占满了他们的存储空间,使他们无法理性的思考问题。人要学会接纳疾病,接纳生死。想活,谁都想活,但是面对患病的事实,面对人之将死的现实,唯有接纳,你才能好好活!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这位妈妈是做到了! 作者:郭铭川,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