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需保乳腺手术后进行放疗的特殊情况 年龄在70岁或70岁以上,T1及ER(雌激素受体)阳性,已接受广泛切除(如乳房四分之一切除开边缘阴性 ),接受三苯氧胺辅助治疗。 (二)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放疗 乳腺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放疗,这种术式后的局部复发通常表现为胸壁或皮下无症状的结节。 放疗范围:多数学者主张扩大野放疗,以胸壁复发为例,小野和全胸壁放疗比较,第二次复发,Bedwinek等的报告结果,分别是14/26和3/53。2、放疗剂量:预防量DT=5000cGy/25f/5w。局部病灶>3cm,要求DT=6000cGy/30f/6w。更大者更高。DT=7000cGy/2w。 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病灶的放疗,其中的骨转移最为常见,其次是肺和胸膜转移等,以姑息性放疗为原则,缓解症状为目标。其骨和脑转移,首选方法是放疗,剂量以病灶外周正常组织耐量为极限,尽可能达DT=7000cGy/7w根治剂量。 (三)早期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适应证: 1、乳腺单发病灶,最大径≤3cm。 2、乳腺与肿瘤相比要足够大,行肿块切除术或区段切除术后乳腺外无明显畸形。 3、乳腺肿瘤位于乳晕区以外的部位。 4、腋窝无肿大淋巴结或有单个可活动的肿大淋巴结。 5、病人年龄在35以上,愿意接受保留乳房的治疗方法者。 (四)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性放疗 意义: 1、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人,不适合术后放疗。 2、从总体上术后放疗不增加生存率,但病灶 位于内象限,腋窝淋巴结阳性者,术后放疗可提高生存率。 3、术后放疗能降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这是术后放疗的最大好处。 适应证 : 1、对象限病变≤5cm、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者,不作术后放疗。 2、内象限或中央区病灶,腋窝淋巴结阴性,照射内乳淋巴结。 3、各象限病变,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照射腋顶,锁骨上区及内乳淋巴结。 4、腋窝清扫不彻底,有淋巴结结外侵犯,淋巴结融合成团或与周围组织固定时,术后应放疗,全腋窝区。 5、乳腺原发灶>5cm,皮肤有水肿,破溃、红斑或与胸肌固定,腋窝淋巴结转移>20%,或≥4个者,术后应加胸壁放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