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运动损伤防护指南(上)》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 常年泡在球场上的人可得注意了,有时候稍微不留意,就可能受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的矫玮教授,专门针对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网球这几项热门运动,给大家讲讲其中的门道,教些小技巧,帮着减少运动损伤。 先说说羽毛球,常见的损伤有哪些呢? 跟腱和膝关节是 “重灾区”。跟腱这东西,一头连小腿,一头连足跟,看着结实,可在球场上频繁跳、快速动,它就容易出问题。要是一开始没当回事,急性损伤慢慢可能变成慢性的,严重的还会断,这可得上点心。 膝关节也不省心,尤其是髌骨疼痛综合征。打球时总急停、起跳,髌骨和股骨之间老摩擦、受压迫,时间长了就容易疼。 还有个叫肱骨外上髁炎的,就是常说的 “网球肘”,打羽毛球也可能遇上。扣球、挑球、救球这些动作,会让前臂的伸肌群反复拉伸、收缩,时间一长就容易出毛病。 那怎么打才能少受伤?动作规范是关键。发力的时候,手腕弯到一定程度就得 “锁住”,保持稳定,这样击球时力量才能好好传到球拍上。落地的时候,先让脚后跟着地,再慢慢过渡到前脚掌,能分散冲击力。而且脚尖得朝着球的方向,跟膝盖成一条直线,这样能撑住身体,不容易扭伤。 再看乒乓球,容易伤在哪? 新手常遇到肩袖损伤。肩袖是四块肌肉凑成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它们力量不均衡或者配合不好,就容易受伤。打乒乓球时,胳膊又弯又收,围着肩膀转,要是肩部肌肉太紧张,活动不开,就可能受伤。 高手呢,得警惕膝关节疼。他们不光用胳膊,腰、髋、膝盖这些下肢部位也使劲多,髌骨和股骨之间摩擦大了,膝盖就容易疼。 想打乒乓球不受伤,新手和业余爱好者得做好热身拉伸,动作也得规范。热身可以先慢跑几百米,再原地扩扩胸、甩甩胳膊、转转眼腰。厉害点的,边跑边做这些动作,热身幅度大些,能激活肌肉。动作上,多靠小臂摆动迎球,乒乓球轻,别太使劲打,动作幅度也别太大,省得身体负担重。 网球运动的常见损伤也得说说。 “网球肘” 是老熟人了,学名叫肱骨外上髁炎,就是肘关节外侧那地方的肌腱发炎疼。这是因为老做伸腕动作,慢慢拉伤了。不光网球,打乒乓球、羽毛球、击剑也可能得这病。处理不好,疼得更厉害,还可能影响关节囊和周围神经,连日常活动都受影响。 踝关节也容易受伤。打网球时脚踝用得特别多,尤其是外侧,快速移动、抢球的时候,很容易扭到。严重的话,外侧韧带可能断,距腓前韧带断的情况还不少,得小心。 怎么科学避免网球损伤?动作幅度别太大,要靠身体带着球拍动,用全身的劲儿,别光靠胳膊。向前击球时,蹬腿、转髋、送肩,把力量传过去,同时重心跟着往前移。打完球也得放松,特别是手肘的肌肉,好好拉伸拉伸,能预防网球肘。 最后说篮球,常见的损伤有哪些? 膝关节很容易受伤。抢篮板、投篮、防守、急停转向,这些动作都得让膝关节半蹲使劲,股四头肌老收缩,就可能伤到髌骨周围的软组织,比如髌腱末端病。急停转向、快速变向还可能伤半月板,髌骨和股骨摩擦大了,软骨也容易坏。跳起来投篮落地时,膝盖受冲击、来回晃,一不小心十字韧带就可能伤了,甚至断了,这时候及时康复特别重要。 踝关节扭伤在篮球里也常见。打球时老从高处跳下来,落地时没缓冲好,或者脚往里翻着落地,踝关节的韧带和骨头就容易受伤。 打篮想要少受伤,热身拉伸和规范动作少不了。热身重点放在脚踝、腰、肩、肘、手腕这些地方。练练提踵加肩关节环绕,能同时锻炼小腿、踝关节和肩关节,热身效果好。还有个 “最伟大拉伸”,弓步、抬手、肘往下压、抬头、箭步蹲脚跟,一套下来能拉伸全身肌肉,让身体更灵活,减少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