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持续性发热的诊断过程中,通过全面、细致的询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常可发现有潜在诊断价值的线索,对于大多数持续性发热的患者,可明确诊断。持续性发热的初步诊断程序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血沉、细菌培养等,从中寻找线索对持续性发热进行病因分类。据此再选择进一步检查项目,进一步的检查常是创伤性的或者价格昂贵,勿盲目进行。 实验室方法检查持续性发热有: 1、血常规:能够反映机体对致病因素尤其是感染的反应状态。 2、痰涂片及培养痰:最方便和无创伤性病原学诊断标本。 3、血培养及浆膜腔液培养: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无其他局部症状,均应常规行血培养,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 4、感染相关病原学及血清抗体检查:抗原和血清学检查主要用于不典型病原体的诊断,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病毒等。 5、血沉:血沉加快的原因主要是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增高及白蛋白减少。血沉作为急性时相指标之一,最多见于炎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严重的肝病、贫血等。 6、血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阳性见于各种组织化脓性炎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及风湿热活动期。 7、血清酶学检查: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在阻塞性黄疸、肝癌时明显增高。 8、风湿免疫学检查: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应行免疫球蛋白、血清朴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基膜抗体等检测。 9、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怀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炎时应此检查。 10、肿瘤标志物:当疑诊恶性肿瘤发热的患者可进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