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注意缺陷障碍。下面我们看看多动症患儿的病因是什么? 小儿多动症的发病因素 1、小儿的母亲常在孕期或围产期有较多并发症常有大量吸烟或酗酒史。 2、遗传因素如:患儿的血缘兄弟父亲等有较多多动,或注意不集中表现;双生子中单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达51%~64%;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及癔症者也较多。 3、小儿多动症的发病因素包括神经递质酶的研究结果虽然常互相矛盾但不失为对本症病因的一种研究途径 4、严重的铅中毒可产生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神经系统损害,但轻微铅中毒是否可产生多动症至今尚无结论。 5、小儿多动症的发病因素会受家庭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破裂家庭,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并影响病程的发展与预后。 儿童多动症的典型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一:冲动 (1)经常在他人问题尚未说完以前,就脱口而出作出回答。 (2)当要依次排队轮流时,经常难于等候。 (3)经常打断或打扰他人的交谈或游戏,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儿童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二:多动 (1)手足不能安定下来,或在座位上辗转不安。 (2)无法长时间地坐在座位上,经常离开座位。 (3)经常过度地奔跑攀爬,即使在不适合这样做的情景下。 (4)经常难于安静地做游戏或从事悠闲的活动。 多动症患儿的护理要点 1、培养注意力集中。 2、稳定情绪,防止冲动行为。 3、对活动过度的患儿安排一些躯体训练的项目。 4、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5、对学习困难的患儿采取特殊训练方法。 如何治疗小儿多动症? 一、药物治疗: 中枢神经兴奋药--利它林,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匹莫林等可选择使用。另一类有效的药物--三环抗抑郁剂(丙米嗪、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可以小剂开始,逐渐增量达有效剂量后改为维持治疗。一般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为常用药品。 二、精神治疗: 药物治疗是对症的。动作过多往往经药物治疗而得到控制。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对患儿的态度要以耐心、关怀和爱护的态度加以处理。 三、行为治疗: ①阳性强化:孩子有好的行为即给予奖励(物质或精神);②负性惩罚: 出现不良行为或犯错误则进行惩罚,惩罚包括取消奖励、不予理睬、批评等而不是体罚;②塑造新的行为。 四、家庭与学校配合: 家长、老师正确对待患儿,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其学习兴趣,开拓思维,并注意劳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