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肛肠 结肠癌 查看内容

结肠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015-8-7 13:10|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1197| 评论: 0

发病原因与遗传、结肠腺瘤、息肉并慢性炎症性病变、少纤维、高脂肪饮食习惯等有一定关系。结肠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大多已到了中晚期,死亡率仅次于肺恶性肿瘤和肝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第三位。结肠恶性肿瘤就是这样一个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可怕杀手。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各趋势,尽管大肠恶性肿瘤的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使人们已从过去单一的物理致恶性肿瘤、化学致恶性肿瘤、病毒致恶性肿瘤、突变致恶性肿瘤学说上升到多步骤、多因素综合致恶性肿瘤理论。目前,人们已逐渐接受这种观点,即大肠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涉及多个恶性肿瘤基因的激活和抑恶性肿瘤基因的失活。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结肠恶性肿瘤的发病和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

1、环境因素: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2、遗传因素: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肠恶性肿瘤,他患此病危险性要比常人高8倍。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肠恶性肿瘤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结肠恶性肿瘤的可能。

3、大肠腺瘤: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恶性肿瘤基本一致。据统计,单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易发展成恶性肿瘤,恶变率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4、慢性大肠炎症:据报道,肠恶性肿瘤流行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呈正相关,一般认为,由于血吸虫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其中一部分会发生恶性肿瘤。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标签:
下一篇:结肠炎的病因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19:01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