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结肠息肉好发部位以直肠与乙状结肠为主。如果发现自己便血不止,要警惕是不是患了结肠息肉。 老李今年55岁,平素身体还不错,最近不知怎的,经常发现大便时有少量鲜血,粘液较多,自己吃药症状也没见好转,肛肠科医生检查后,排除了内外痔,建议老李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发现原来是直肠小息肉,病理示炎性增生,给予内镜下高频电摘除后,老李便血停止了,大便也恢复正常。 常见的结肠息肉症状 便血:便血以左侧结肠内的息肉较多见,尤以绒毛状腺瘤及幼年性息肉比较多见,常常呈鲜红色,有时甚至可引起贫血。儿童期无痛性血便,以结肠息肉引起者最多见。 粪便改变:大肠息肉可以造成较多粘液排出,有时息肉为多发性或体积较大者,亦可引起腹泻或造成排便困难。有些较大的绒毛状腺瘤可以有大量的粘液分泌排出,每天排出的粘液可达1~3升以上,排出液内钠、钾含量很高,因此在临床上可造成失水、低氯、低钾、低钠的症状,严重时可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腹痛:比较少见,有时较大息肉可以引起肠套叠,以至造成肠梗阻而出现腹痛。 息肉脱垂:在直肠内带有长蒂的息肉可以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此种症状小儿比较多见。 结肠息肉检查两方法 目前诊断结肠息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X线钡剂检查;二是结肠镜检查。前者小息肉容易漏诊,后者准确率高。现已公认,结肠息肉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很多息肉可以发生癌变,息肉与癌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息肉的大孝类型、数目和部位,即息肉体积越大癌变率越高,腺瘤性息肉易发生癌变,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更甚。 由于结肠息肉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因此专家建议:有胃肠道息肉家族史者应警惕本病,特别是有粘液脓血便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发现有口唇及周围皮肤,口腔粘膜及手指特殊色素斑或色素沉着应及时做消化道造影或胃镜及结肠镜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