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日常饮食上的控制,双管齐下,肠炎不会再烦你。 肠炎的饮食治疗要点: 1、痢疾患者饮食以少油、少纤维质为主。在发病初期只能进食清淡流食如浓米汤、淡果汁、面汤、热茶, 以资解渴。 2、排便次数减少后,可喝些肉汤(去油)、牛奶、豆浆、蛋花汤汁等流质饮食。以后可逐渐给以清淡、少油、少渣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面片等。 3、腹泻如完全停止,就可增加蛋羹、鱼片、碎嫩瘦肉、菜泥等软食品。即使食欲旺盛也只能采用少量多餐次的进食方法,而且每餐食物的总量也不宜过多,以利消化。 4、如肠道发酵作用过强时,可吃含有蛋白质及少量脂肪的食物如乳类、蛋类、豆浆、豆腐等;少吃糖类,因糖类易发酵、产气。如肠道腐败作用很强时,可吃淀粉类食物如马铃薯、芋头、米、面粉等;少吃容易引起肠内腐败作用的肉、蛋、鱼类以及豆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5、每天应给以大量含维生素C的饮料如鲜桔汁、西红柿汁。有条件的给予强化维生素C的果汁,则更为理想(即在果汁中加入维生素C片剂的饮料)。 6、禁忌酒类、咖啡、肥肉、冷茶、汽水、坚硬及多纤维的蔬菜、水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