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肛肠科常见病,病因非常复杂,治疗亦颇棘手。便秘患者除了应该完善基本的心电图、B超、胸片及肝肾功等生化检查项目之外,还必须完善:结肠运输实验、排粪造影、钡灌肠、电子肠镜、肛门直肠测压、胃肠心理测评等系列检查。通过什么检查才能基本明确便秘的分型(结肠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分期、分度,也才能谈及治疗。 一、球囊逼出试验 将带有可控开关的球囊置入直肠壶腹部, 向球囊内注入钡剂后关闭胶管,行常规排粪造影检查、摄像。不能自行排出球囊者,放出钡剂,拉出球囊。令受检者排尽钡液,摄黏膜像。此法排便动作真实、自然,多用于鉴别出口处阻塞和排便失禁,对判断盆底饥外括约肌反常收缩及直肠感觉功能下降有重要意义 。 二、腔内超声 腔内超声包括肛内超声和阴道内超声, 肛内超声可检测肛管括约肌的形态完整性, 对近端至远端肛管1.5 cm 内的括约肌损伤诊断率较高; 阴道内超声则可准确观察肛部括约肌损伤, 对其上部损伤敏感。腔内超声为肛管部位的功能性和器质性障碍研究提供手段,能用于肛管及肛周的形态学研究,主要用于检测括约肌缺陷、肛管周围感染性疾并肛管异常增生物和周围囊肿等病变。 三、盆底肌电图 盆底肌电图是通过记录盆底肌肉的生物电活动,来判断神经肌肉功能变化的一种检测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检测耻骨直肠饥肛门外括约肌等盆底横纹肌的功能活动状态 ,评定盆底功能失常的原因以及便秘和肛门失禁的生物反馈治疗效果等。 |